半城山水半城绿,江上游船运客忙。

  2019年4月, 乐山大佛历时半年勘测维护后“归来”,伴随乐山大佛“出关”,升级版“夜游三江”重塑嘉州夜色,乐山大佛景区文旅新业态在“心中有佛”的诗意画卷中浪漫凸显;

  同月,第四届峨眉山音乐节吸引了4.5万乐迷齐聚峨眉山共享音乐盛宴,实现了文化、音乐、旅游等多产业深度融合发展;

  与此同时,广受关注的“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项目“芳容”初现,即将实现全球公演,发动乐山文旅发展新引擎;

  ……

  山水不言,文化发声。近年来,乐山依托优质文旅资源,结合省委提出的构建“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区域协调发展格局,始终对标建设区域中心城市和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坚持文化为灵魂、旅游为载体,将文旅融合贯穿旅游产业发展始终,乘势而上,全面推动乐山文化旅游融合高质量发展。

  一座山的“长青”

  资源王牌的文化支撑

  “峨眉山是一个文化型的风景区,是一座宝库,要好好保护,要搞好规划,注重保护,综合开发,让它为子子孙孙造福。”

  1980年7月,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同志来乐攀登峨眉山。看着如诗如画的峨眉山风光,他就峨眉山退耕还林、文化保护和旅游开发作了一系列重要指示,强调“办事情要有登山不止的精神” 。

  近40年来,峨眉山以“登山不止”的精神稳步前行,科学规划,合理开发,旅游势头持续向好,以惊人的速度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建成为四川乃至全国旅游景区的一面旗帜。

  当前,省委十一届三次全会赋予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的重大使命,乐山正抓住国家级旅游业改革创新先行区机遇,将目光集中在“推动文化旅游高质量融合发展”主题上,紧扣“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深入做好文旅融合、扩容提质、景城一体、全域旅游“四篇文章”。

  市文化广播电视和旅游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根据《乐山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五年行动计划(2018-2022年)》,乐山将依托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打造“1”大世界遗产核心旅游产品,围绕禅修礼佛、峨眉武术、古韵嘉州、乐山美食打造“4”大地域特色文化旅游产品,为乐山文旅产业项目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凭借丰富的旅游资源和厚重的历史文化,以及“峨眉山”“乐山大佛”这两个“金字招牌”带来的超级IP效应,乐山具备文旅融合高质量发展的底气和王牌,文化和旅游经济数据不断走高。

  2018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5700万人次、同比增长11.9%,实现旅游综合收入近900亿元、同比增长16.1%,全市旅游经济总量稳居全省第二位,旅游业增加值占全市GDP比重13.8%、居全省第一位,带动全市三次产业结构发生根本性转变,乐山旅游发展优势正加快转化为经济发展胜势。

  “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为进一步促进文旅融合发展,我市进一步梳理挖掘乐山城市山脉、水脉、文脉,充分挖掘佛禅文化、沫若文化、武术文化、茶文化、小凉山彝族文化等地域特色文化资源,着重培育音乐、文创、展会等产业,通过文化资源与旅游资源融合、公共文化设施与旅游要素嫁接,加快推动文旅融合成果转化。

  近年来,乐山成功举办峨眉山国际茶文化博览会、峨眉山佛光花海音乐节、四川国际旅游交易博览会、峨眉国际武术节、乐山国际马拉松赛、嘉州大庙会等系列大型文旅活动和独具民族特色的“小凉山彝族火把节”、“姆河达斯”文化艺术节、五通桥小西湖龙舟文化节、犍为茉莉花文化艺术节、井研农民画乡艺术节等活动。

  文旅融合催生蝶变,乐山旅游发展正不断释放“1+1>2”的无限可能。目前“文化旅游”已成为乐山实现绿色发展最具优势、最有潜力的产业。旅游经济总量在省内仅次于成都,是全国旅游竞争力百强城市之一。

  一尊佛的“修行”

  文物保护的创新发展

  乐山历史文化悠久,早在3000多年前的春秋时期就是蜀王开明故治之地。

  公元713年,在四川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的凌云山上,一座摩崖石刻佛教造像正式开凿。这一动工,叮叮当当的开凿声便在江边持续了90年。公元803年,一座通高71米的巨型佛像修建完工,它就是举世闻名的乐山大佛。至今距开凿完工已有1216年。

  作为世界上最高、最大的古代石刻弥勒佛坐像,乐山大佛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更是世界文化史上的奇迹。

  2018年10月8日,经国家文物局批准,乐山大佛景区启动了乐山大佛勘测维护项目。2019年4月26日,乐山大佛完成“体检”再次亮相,大佛脸花鼻黑等情况得到明显改善,大佛胸腹部开裂险情得到排除,大佛胸腹部生物病害得到有效控制,大佛文物本体更加安全。

  保护与开发并重,本次“体检”为下一步科学制定乐山大佛保护计划奠定了坚实基础。此外,乐山大佛景区向全球公开招募了1216名“乐山大佛守护人”,共同为世界遗产大佛保护工作出谋献智;更惊喜的是,在文物保护的同时,乐山大佛景区内的文旅新业态不断加速呈现,留下了更多“过夜客”。

  据统计,乐山辖区内汇聚岷江文化带、青衣江文化带、大渡河文化带三大文化带,拥有包括佛禅文化在内的六大特色文化。全市共有35家国家A级旅游景区、10处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32处省级文物保护单位、81处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1处国家历史文化名镇、2处省级历史文化名镇。

  自1994年1月乐山被国家授予第三批“中国历史文化名城”称号以来,乐山文旅产业蓬勃发展。峨眉山—乐山大佛蜚声海内外,是全国四处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之一;近年来全市年接待游客数量和旅游综合收入均保持两位数以上的增长速度。

  在弘扬古韵嘉州历史文化的发展氛围中,乐山不仅在世界遗产保护上下足功夫,中心城区不少历史老街都得到有效保护与发展,顺城街就是代表之一。新的文化表达方式的注入,让顺城老街“解构”重组迸发新趣,如今,该街道成为当下年轻游客来乐必“打卡”的新兴旅游点之一。

  一座城的“目光”

  文旅业态的格局重塑

  当前,依托峨眉山、乐山大佛、东风堰三大世界遗产,乐山出台相关政策,结合我市佛禅文化、峨眉武术、沫若文化、彝族文化、古城文化、手工造纸文化、工业文化、农耕文化、美食文化等文旅资源优势,大力鼓励社会资本充分参与文旅融合项目建设,构建有质量、有特色、有吸引力的世界级文旅产品供给体系。

  “峨眉山雄秀奇险峻,为了让这份美不受时间空间的限制,我们首次尝试对旧村艺术化再利用,将文化剧场与原生态村落有机融合,打造‘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项目。”著名导演王潮歌表示,作为乐山引进的重大文旅项目,“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项目将为全世界的游客打造在峨眉山独一无二的生命体验之旅。

  文旅项目“从无到有”“从有到优”,乐山“一小时旅游圈”内,文旅新业态愈加丰富。目前已完成嘉州长卷文旅风情街区、老霄顶文化公园、嘉阳小火车—芭石铁路文化体验之旅等7项文旅项目建设。

  当前,乐山正推进苏稽新区文体中心、乌尤坝禅修小镇、乐山老城区历史文化挖掘保护、峨眉武院、文化小镇等重点项目建设;乐山战时故宫文物南迁遗址公园、沫若文化城、井研中国农民画村等文旅项目建设也在有序推进中。

  ——重构“文化名城”。加快实施《乐山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着力推进“疏旧建新”,提升老城品质、规划建设新区,留住历史记忆和文化脉络,充分彰显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魅力。目前,总投资超过50亿元的老城历史文化遗址重构工程,已全面完成老霄顶修复工程、古城墙维修加固一期工程;苏稽和冠英两个城市新区和战时故宫文物南迁、武汉大学西迁等历史遗址公园正加快推进。

  ——发展“文旅演艺”。引进王潮歌等团队打造“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常态化举办小凉山火把节、摔跤大赛等民俗风情活动,打响小凉山民俗文化品牌。目前,已建成投运峨眉山市演艺中心,成功推出《圣象峨眉》《海棠花开》等精品演艺节目,“只有峨眉山”实景演艺将在今年暑期举行公演。

  ——推出“文创产品”。紧扣乐山地域标志性文化,打造大佛印象、峨眉记忆等系列文创产品,推出参禅礼佛、禅修度假等佛文化旅游产品,包装祈福游、峨眉山武术研学游等精品线路。我市在2018中国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斩获“2金6银1铜”,在四川特色旅游商品大赛中获奖量居全省第一。

  以“创意演绎”促进文旅产业融合,以“全域开放”促进文旅市场融合,以“要素配套”促进文旅服务融合,以“双遗品牌”促进文旅交流融合……

  以文促旅、以旅兴文。下一步,乐山将坚持“旅游兴市、产业强市”发展主线不动摇,认真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三次、四次全会“大力发展文化旅游经济”等决策部署,着力在“产业、市场、服务、交流”四个方面促进文化和旅游融合,推动文旅经济大繁荣、大发展,加快建设世界重要旅游目的地,确保2019年旅游综合收入突破“千亿大关”,其中文旅产业占比达到80%。

(乐山日报 魏玉婷)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恒旅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恒旅网官方微博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449号

电话:0833-21333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