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河街
2011年的乐山上河街 刘跃平 摄
上河街,北起油榨街,南至学道街,与中河街对接。长400米,宽14米,与顺城街平行并列,以濒临护城河而得名。民国时期曾为滨江路上段,文革期间,曾与中河街合并为解放路中段,1982年地名普查时复名为上河街。
上河街、中河街、后河街位于今较场坝处,原名濠沟街。当时所谓“濠沟”,本是明代老城东的一条约六米宽的护城河,百姓称为“濠沟”。至清代后期,随着城市经济发展和人口增长,在濠沟外逐渐兴起上河街、中河街和后河街,因建于护城河边,故有此名。清咸丰10年后,修筑了外城墙,保存濠沟便无意义,于是填平作为街道了。较场坝既是乐山城普通百姓杂居之所,又是商贸往来各类货物堆放地,因而十分热闹繁荣。民国28年(1939)8月19日,日本飞机轰炸乐山,较场坝一带全被炸毁,乐山人民生命财产损失惨重。其后逐渐恢复重建。
中河街
1997年的乐山中河街 刘跃平 摄
中河街,南起东大街与较场坝街对接,北至学道街口与上河街对接,街长350多米,宽12米~16米,与顺城街平行并列,以濒临护城河故名。1949年后改为中河街,后与上河街并称为滨江路中段。“文革”期间为解放路中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改名为中河街。
顺城街
1997年的乐山顺城街 刘跃平 摄
顺城街,街呈南北走向,南起东大街中段,与箱箱街北端对接,北至拱辰门,学道街从中将顺城街分为南北两段。街长480米,宽6米。街因顺明时修建的古老城墙而建得名。抗战时期,1939年8月19日,36架日机对乐山古城实施惨无人道的“无差别”轰炸。据时任乐山专员公署专员陈炳光向四川省国民政府所发电文称日机“计投炸弹、烧夷弹贰佰余枚。人民伤亡甚众,无家可归者约万余人,房屋被炸二分之一。”乐山城内中土桥街、下土桥街、东大街、玉堂街、箱箱街、顺城街、学道街、鼓楼街、中河街、后河街、盐市街、庙儿拐街(今滨河路下段)等12条街道全被炸毁,抗战胜利后逐渐恢复重建。解放前曾为环城路,“文革”时期改为解放西路,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顺城街。
民国烧制的方砖上,清晰可见当时刻下的字迹
现在的顺城街几经改造,以仿古风格的姿态进入人们的视野,不仅保留了其独有的历史厚重感,更是吸引了不少游客和本地市民驻足,成为了年轻人流连忘返的打卡圣地。
学道街
学道街,从大十字到滨江路,长304米,宽6~15米。学道街,又名会府街,1965年曾改名为东风路,文革中又改为向阳路东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为学道街。学道街是乐山城内富有文化内涵的一条街道,在明清时是乐山科举考试的标志性街道。其来历与我国古代的科举取士制度相关。自隋朝确立设科考试选拔官吏的科举制度起,历朝历代都十分重视教育、培养、选拔官吏阶层,唐代继承隋制,有秀才、明经、进士、明书、明法、明算等常科。明清时惟进士一科,我们常说的八股文始于明成化年间,那时考试限制很严,规定考试文章格式为八股文,从此明清两代相沿不变,直至清光绪31年(1905),诏“立停科举以广学校”,科举制度遂废。
学道街街景
明清时的科举考试制度,一般在省一级设主管一省教育与考试的学政官员,称“提督某省学政”,其首长又称“学道”,俗称“学台”。学台衙门在省,职责是掌一省的学校教习、教育行政和考试诸事,一般由翰林院侍读、编修等或进士出身的科班京官充任,任期三年。当时的读书人,要经过由知县主持的“县试”,考取“童生”后再参加由知府主持的“府试”,合格后才能有资格参加“院试”,取得“生员”(俗称秀才)资格。这是最低一级的学历。取得生员资格后,再经省一级的“乡试”(院试)、中央的“会试”和“殿试”,最后才能圆成“金榜题名”的梦想。
据史料记载,院试每隔三年举行一次,由中央政府委派省一级学政至府州主持院考。乐山是府治所在地,每到院试生员之年,“学道”就要亲临嘉定府,主持主考任务。考试的地方称为“试院”,俗称“考棚”。明代和清代中叶的试院都设在今学道街“九龙巷”侧。因此地是“院试”所在地,又是地位显赫的学道临时性驻地,科举考试颇为当时的读书人所重视,不亚于今天的高考,故人们就以“学道”命名此街为“学道街”。
清嘉庆10年(1805),嘉定知府宋鸣琦捐资重修府署试院,移建于高标山下旧观察署,今乐山公园内,故乐山本地老人又称公园门口为道门口。重修后的试院,“大厦广庭,长楹列庑,其气之疑,盖奕奕然,其光之著,盖熊熊然”。宋鸣琦写有《移建试院记》称嘉定府“民安乐利,文经武纬,士服管弦”,寄语学子们“多士振兴,人才辈出”。试院虽迁建,但学道街的街名仍使用流传至今。
60年代至今的无名理发店
板厂街
乐山板厂街 刘跃平 摄
板厂街,呈南北走向,北起东大街东段,南至原猪鬃厂巷子,长320米,宽6米。据1986年市政府关于街道命名的布告称:板厂街包括盐关街、铁货街、柑子码头、新码头。板厂街清朝时为演武场。清咸丰后,乐山修建外城墙、河堤,才逐渐形成街市。据传此街因原有几家木材加工房,专门出售板材,后来随着人户增加,建外城时就正式命为板厂街了。文革中曾改为解放路东段,地名普查时,复名为板厂街。
箱箱街
乐山箱箱街 刘跃平 摄
箱箱街,呈南北走向,是乐山内城紧靠城墙的一条街道。原南起会江门(现起滨河路),北至东大街中段,与顺城街对接,长372米,宽6米。旧名察院街(以街上原有明代的察院署故名)。这条街的得名,这并不是买卖箱子的街。1981年地名普查时,考证其来历,一说清末民初玻璃制品相对普及,糖果铺老板为赶时髦以招揽顾客,以红或彩色厚纸板做成长方形盒子,外用透明玻璃作装饰,人从外面可见盒中糕点,非常漂亮。由于制作精巧,玻璃稀奇,糕点食用后常作为儿童玩具,儿童们称它为“箱箱儿”,爱不释手。这种玩具与当今儿童所玩的许多电子玩具有天壤之别,但当时儿童们所称的“箱箱儿”却被人们接受,于是称此街为“箱箱街”,原来的察院街名反而被遗忘了。另一说法是此街曾有几家制作梳妆台、镜框的作坊商店,当时也制作一种小木箱,不少妇女弄来装针头麻线,这种小木箱亦称为箱箱儿。民国时期,随着深受儿童喜爱的糕点盒子退出历史舞台,好几家铜匠铺开设在此街,专门制作生活用品和铜质民间乐器,其中罗正泰的川戏大锣等颇负盛名,成为名牌产品。铜器生产要敲敲打打,买锣钹要试音,于是此条街上成天哐当哐当作响,又一度称为“打铜街”。
箱箱街街景
从明之察院街到箱箱街再到打铜街,经过市民对三个街名的筛选,也许“箱箱街”音调响亮顺口,最后“约定俗成”,箱箱街街名得以保存流传下来。文革期间改名为解放路西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名为箱箱街。
后河街
后河街,南起东大街,与板厂街对接,东至学道街,在迎春门与福泉门之间,长158米,宽6米。此街因在中河街之后故名后河街。1949年前为滨江路下段。文革期间,和较场坝街并称为解放路西段,地名普查时改为后河街。
街牌
鼓楼街
鼓楼街,呈东西走向,东起大十字,西到沃尔玛商场头,长150米,宽12米。得名是由嘉定府署外有一座鼓楼而来。鼓楼又名“谯楼”,为楼阁建筑。最初上置鼓角,用以了望敌阵,以传递信息,后又用于城中报时,所谓“谯楼三鼓”或“谯楼三更”。据民国《乐山县志》记载,谯楼在府署头门东南,楼额二,外曰“汉嘉古治”,内曰“海棠香国”。清嘉庆17年刻印的《乐山县志》载有一幅府署鼓楼图,下为门上为楼,歇山重檐,临近街道,旧时经过鼓楼方能进入府堂的甬道和头门。鼓楼门外石阶下一对大石狮雄峙,颇具官府气派。随着社会的发展和进步,用鼓楼报时已失去作用,后来街道扩展,鼓楼被拆除,只遗留下了人们印象很深的街名。
鼓楼街街景
鼓楼街1949年前曾为建国路上段,1949年后复名鼓楼街,1965年鼓楼街与府街并改为解放街,文革中改为向阳路西段,1981年地名普查又更名为鼓楼街。
土桥街
土桥街,是指从高北门起到小十字止,包括上土桥街、中土桥街。全长450米,宽30米。因与高北门相接地势之故垫土高于两街檐,俗称土桥,街以此得名。清《嘉定州志》有记载,土桥街至少有三百年的历史。民国时期,土桥街曾是乐山金融商业中心,街上分布有中央银行和“老字号”店铺以及刻印古籍善本的泰源堂。
1994年的土桥街 张致忠 摄
1943年,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副委员长冯玉祥将军在重庆发起组织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于同年11月26日至12月7日来到乐山,下榻土桥街中央银行驻地,接见了乐山社会各界踊跃捐款献金的知名绅士,深入学校、机关、厂矿、企业,作抗日募捐演讲,成立节约献金救国运动乐山分会。期间,乐山各界民众踊跃献金,达三百多万之巨,如清华瓷厂创办人赵子藩捐献10万元,受到冯将军的嘉奖与亲自签发的证书。冯将军在《给热心救国朋友的第四封信》中写道:“这种民气,这种踊跃,这种热烈,这种为国而忘家,公而忘私的精神,就是驱除倭寇还我河山的最明显最有力的保证,也就是最后胜利行将到来的先声。”
土桥街街景
1947年改上土桥街为民生路,中土桥街为民权路,解放后复名为土桥街。改革开放后,土桥街作为乐山历史城区的商业中心之一,延续了昔日的繁荣景象,新崛起的金桥商场、中百商场等购物中心,被媒体称为“乐山的春熙路”,成为乐山老城区的“中央商务区”。
较场坝街
现时说的较场坝,在今城东南,与肖公嘴相邻,是指从东大街东段起向南到滨河路上,南北走向,长382米,宽5-8米。
较场坝这个地名与乐山古代军事、武术有关。唐代乐山为边城,是防备南诏与土蕃入侵的重镇。北宋置嘉庆军节度,南宋为抗击金人、蒙古人入侵,在今乐山挂榜山、凌云山、乌尤山设三龟九顶城,乐山古城与三龟九顶城都驻扎有军队。这些部队平时要训练,操习弓马战术,其地方就是现在的“演武街”。南宋乾道九年(1173)的秋天,陆游在嘉州刺史任上曾在此地检阅过一次军队,并写下一首雄壮的《八月廿二日嘉州大阅》诗:“陌上弓刀拥寓公,水边旌旗卷秋风。书生又试戎衣窄,山郡新添画角雄……草间鼠辈何劳磔,要挽天河洗洛嵩。”诗中描写阅兵的环境,正与依山临水的演武街相吻合。宋时的演武场,又是驻扎部队的地方,所以演武场的南端竹公溪东,是军队营房,其路口百姓便称作“营门口”。
较场坝街
明清时期,随着城市向城北平坝扩展,演武场又位于乐山至成都的交通线上,为方便商旅往来逐渐形成为店铺门面,演武场遂变成街市称为“演武街”了。演武场变为街市后,演武场另觅他址,其地点就选在古城东南会江门外河滩处。演武场设施初始可能是简陋的,有“演武厅”等之类建筑,建筑前面就是操练武功的大坝子。这种部队操练攻防战术、练习、表演武功的地方,于是百姓便命名为“较场坝”。同时,较场坝与乐山武术的普及有密切关系。乐山武学起于南宋,明清科举取士有“武科”,仿“文科”考取武秀才、武举人和武进士。所试科目除了兵法策论外,还有“马步箭及刀剑戟、拳搏、击刺等”,即要在较场考试马上功夫和马下功夫,所谓“帅府试策略,较场试弓马”。据史料记载,明代乐山人出了武进士1人,武举人4人;清代乐山有武进士1人,武举人37人,可见,较场坝起了普及武术文化、培育武术人才的巨大作用。
清末民初,冷兵器渐废,武备也衰落,特别是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和人口的增加,以较场坝为中心,逐渐兴起上中下河街、板厂街、铁货街等十几条街巷。清咸丰年间,李永和、蓝朝鼎农民起义围攻嘉定城,对城外街道造成很大破坏。为保护州城居民人身与财产安全,于是从肖公嘴至得胜门修筑了外城墙,将以上街道置于外城中,乐山古城形成内、外两重格局,分别称为外城镇与中城镇。民国时期,外城墙及城门因不适应城市发展之需,逐渐被拆,现外城墙尚有一段几百米长的城墙及平江门、兴发门等,经修复后,外城墙的旧貌尚依稀可见,斑斑古迹总让人感受到城市的沧桑历史,勾起人们心中的思古情怀。1939年“8.19“日军大轰炸,较场坝全街烧毁。
御史巷
呈南北走向,南抵原来的铜河碥,即现在新建的滨河路,北起婺嫣街中段,长150米,宽5米。1965年改名为民主巷,地名普查时复名为御史巷。御史,是官名,明清时只设监察御史,分道行使纠察。据乐山地方史籍记载:程启充正德三年中举,是乐山有名的“嘉定四谏”之一。曾任陕西省三原县知县,后召入朝廷任御史;由于他刚直不阿,敢于直言上谏;痛斥时弊,而贬谪戍边。后遇赦回归故里——乐山。回乐山就在此巷居住十余年,在家购买义田,接济贫困,捐资建校,兴办公益事业,并写有乐山《修城记》。此碑曾安放在陕西街万佛寺。明时的赵正学在《嘉定州学储书碑》中赞道:程启充大兴庙学,不烦有司,是岁适成,形胜土木擅西南之胜。后人以他的官名来命名其街道。乐山市历史建筑——传统民居,位于御史巷46号,建于清末明初,建筑内部属于现存的当地少见的锅耳形山墙,内为穿斗式木结构,是悬山屋顶,柱础、窗棂、雀簪、垂花等构建保存完好,由于保护力度不够,大部分已经坍塌,只剩中间的屋子较为完整。巷子呈狭长状,民居多为上世纪70年代修建政府宿舍,外部为红砖。
婺嫣街
婺嫣街,紧邻御史巷,在育贤街东。相传,婺嫣街的名字是有来源的。“婺嫣”二字是指“女子容貌美好、品德贤淑”之意。街名是为纪念明代“嘉定四谏“(谏官,给皇帝提意见的官员)之一的程启充两位贤妻而取。第一位夫人安氏是安磐(“嘉定四谏“之一)的妹妹,嫁给程启充后相夫教子,在丈夫被罚去充军时悲痛而死。程启充赦后回家娶吉氏为继室。吉氏青春貌美,程启充去世时她才24 岁,由于丈夫生前捐款修城、修学校,家境衰落。而吉氏固守本分,坚持将儿子抚养成人。
婺嫣街街头
如今,婺嫣街是乐山的一条温馨小街,走进婺嫣街寻找留存的老街气息……听上一辈的老人说,大文豪郭沫若的第一任夫人也曾住在这里。
育贤街
2018年的乐山育贤街 刘跃平 摄
育贤街是指从道门口至育贤门,呈南北走向的一段街道,街长154米,宽7.5米。为明代河泊所、清代千总署所在地,并非是街名。民国时改千总署为教养工厂,后在此设乐山女子中学校。抗战时期,在“8.19”空难中被日机轰毁,今为县街小学等单位所在地。
县街小学
此街之所以名“育贤街”,与唐宋时期乐山古城育贤坝上的文庙密切相关。今大渡河河道与凤洲坝在唐宋时为古城的南城部分,因建有文庙叫育贤坝,文庙所在的街叫育贤街。清嘉庆乐山人张瑞在所著《凤洲游记》中说:“育贤以旧有学宫而名,佛前则直在大佛前也。故昔人称谶记有云‘沙洲抵佛前,嘉州出状元’云。”明洪武初年大渡河开始改道向北移动,文庙受到威胁,三迁其地才建于今老霄顶山麓。文庙虽迁建他地,但此地名与街名仍然保留下来。清乾隆51年“丙午之灾”,明代所修的嘉定州城南城及育贤坝与育贤街为水所毁,重建时新建的街仍用了育贤街之名,以示不忘历史和纪念。“丙午之灾”这次大水,彻底改变了当时的城市格局。
通过泊水、育贤二街以及铁牛来历的解读,可清晰地画出明中叶以前乐山城市的格局略呈方形,从现在的高北门至肖公嘴平行延伸至育贤坝,大渡河则绕育贤坝外而流,直冲乌尤山而去。南宋《长江万里图》所画嘉定府城图正是方形之状。从明初开始,受大渡河水患影响,城市不断向北迁移。清乾隆51年“丙午水灾”后,受大渡河河水的冲刷影响,乐山城址屡修屡坏,直至清嘉庆年间,嘉定知府宋鸣琦与乐山知县龚传黻合力修筑今丽正门至萧公嘴段城墙,并修建阻水石矶,才奠定方志所称的“嘉城如凤”的形状。
泊水街
1995年的泊水街 张致忠 摄
泊水街,呈南北走向,南起铁牛门,北至小十字,长219米,宽18米。泊水街曾改为民生路,解放后更名为泊水街,文革中曾为东方红路西段,1981年地名普查时复为泊水街。泊水街,顾名思义,所谓泊水理应在水际,但现在的街却在铁牛门(丽正门)城楼内。原来,泊水街与育贤街一样,是被大渡河水冲毁后重建时借用旧名命名的。据《乐山县志.艺文》记载:“丽正门外旧有走马、半边二街。”在乐山本城故老中流传着泊水街原在城墙外河边,后被大渡河河水冲毁了的传说。由此可知,现在的泊水街是借来原街名而来。考察古城演变的历史,在清乾隆51年前,今丽正城门确有泊水、走马二街。
丽正门
“丙午之灾”的大洪水,丽正门的铁牛“随波而没”,铁牛门附近的城墙及城外街市都被彻底冲毁。但铁牛门的铁牛并未冲走,尚未移位,枯水季节尚可见。《乐山县志》载“大水之后,退城如故,视犀(即铁牛)浮首,而未离去位。”所以民间谚语说“铁牛在江心”。江心铁牛所在处,正是原丽正门城楼位置。“丙午之灾”后,在冲垮的城基附近,一连出现了七个水井,其中五个水井中还装满了人和家畜的尸骨。针对这一奇特现象,张瑞《五井骨记》联想到城市的变迁说:“城南临江,宜无井,城之泊,出井凡七。相传永乐前河去扑凤洲之外,城下之水,夏溢冬竭,或其时居人,便而为此欤?”张瑞的推测分析是正确的。唐宋时嘉州古城南至今凤洲坝,明代所修的城墙基址下发现水井,是因为唐宋时这一带为街市所在,市井繁沓之地。井中骸骨的来历,据文献记载,宋元之际,宋军与元军在嘉州的水陆争夺战斗十分激烈,元军曾“五破成都,而嘉定、渝、泸各三四破”(蒙文通《古地甄微》)。如此攻守拉锯,军旅在此巷战,双方死伤均重,街毁人亡,战后打扫战场便“弃骨于井”就地掩埋。张瑞另一篇《唐山人石砚记》还记载,“丙午水灾”,“城南圮于水”,其表弟邵宏周于水滨拾得一青石石砚,“制甚古”,“执之口拳然,试之水懝然,转之墨泻然。”“良工不能削也”。河滨出石砚,也说明原城基是古时街市。
铁牛门的铁牛,还有一个非常有趣的民间故事。百姓传说这头铁牛也许是肚子饿了,夜晚趁人不注意,居然浮水到河对面田地里去大吃麦苗。正吃得起劲,被田主人发现,操起根扁担用力往牛头上打去,牛角被打掉一大截,铁牛落荒而逃。后来,这个打过铁牛的农民进城,偶然走到铁牛门,看到铁牛的头上缺了一角,认定这铁牛便是偷吃他麦苗的水牛。从此缺角的铁牛被说成是能显灵的神物而广泛传开了。这则故事虽是因牛角缺损而编造出的龙门阵,但无疑增加了铁牛的神秘色彩。
陕西街
1997年的乐山陕西街 刘跃平 摄
陕西街,东起水西门,西北至老霄顶脚,长357米,宽6米,街以原有陕西会馆为名。陕西会馆,在京剧团宿舍处,清代叫秦晋公所,是来乐经商谋生的陕西人(人称老陕)共同祭祀祖先与神灵以及来乐谋生的陕西人聚会的地方。抗战时期,乐西公路工程处设在此街,武汉大学西迁乐山期间,很多武大教授,如苏雪林的“让庐”就在此街。文革期间为红旗路北段,地名普查时复名为陕西街。此街原保存有乐山古城数量最多的古民居建筑群,乐山市中心城区历史文化名城保护规划曾制定分区、分级保护规划,将其列为保护对象,可惜后来在旧城改造中被拆。
陕西街街景
现在陕西街,有一段残留墙体。此段墙体为斗砖风火墙,长约53米,高约2米,宽约0.4米。在以前,民居建筑密度大。斗砖风火墙是用特制的薄砖侧砌或平,侧交替砌筑成的空心墙体,在中空部分填充碎砖、炉渣或泥土等,是一种传统墙体。具有用料省、自重轻和隔热、隔声性能好的优点,在发生火灾的情况下,风火墙可以起到隔断火源的作用。
老照片
在陕西街道两侧城墙上,还可以看到承载着老城记忆的各式老照片墙,对民居建筑中原貌风火墙的保留,以及对陕西街街道名字的复原。
白塔街
白塔街位于城西玉凤山,因山上有宋代九层白塔而得名。明《嘉定州志》载:“白塔街,西城塔下。”白塔街,从水西门县街与陕西街的交汇处起,至高西门止。由东向西街面逐渐升高。全长605米,宽6-15米。
白塔塔址在今乐山市医院住院部处,始建于北宋大中祥符年间(1008—1018),为密檐四方砖塔。白塔临近古城墙,高耸入云,造型极为精美,外施白灰,故称白塔。清代诗人王士祯《汉嘉竹枝词》“白塔红船归去晚”,所咏即是此塔。民国3年(1914),存在了近千年的白塔“经众议拆毁”。历经千年风雨的白塔,并非是危险建筑,为何被毁?当时迷信观念作怪,认为白塔有碍风水,地方上老是不出“人材”。民国《乐山县志》记载,拆白塔与拆乌尤寺塔的原因一样,“乌尤浮图,清光绪五年创建,功竣后十余年,邑人士秋闱不捷,公议拆之,仅半年,遂捷一人。”既然拆乌尤寺塔如此灵验,于是建于北宋时的白塔就难逃被毁的厄运了。
白塔街街景
白塔拆除后,街名改为凤翔街。凤翔街的得名有二说。一是以境内有冯湾为名。冯湾是指白塔街中段(现市卫校侧边)起向北至壁山,可通陕西街尽头的万佛寺这一段。湾以姓为名,后“冯”转音为“凤”,称凤湾。故以凤飞翔这个祥瑞的名字来命街名。二是以取其嘉城如凤来命名。清张瑞《凤洲游记》中谈凤洲时,就说嘉城如凤,洲涌其前,如相扑然,或云扑者附也,凤飞于上,洲下从之,如扑附然。文革期间改为红旗路西段。1981年地名普查又复名为白塔街。白塔街是近代外国人入住嘉州最早的一条街。1894年加拿大传教士、医学博士启尔德在白塔街开设了西医诊所。1911年,创办乐山第一所西式医院“嘉定福音医院”,1928年更名为“乐山仁济医院”(今乐山市人民医院前身)。加拿大友人文幼章1898年出生于此街,其故居建筑现已列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加拿大友人文幼章故居
白塔街因人民医院所在使得整条街聚集了各大药店,也因人流攒动的看诊病人使这条街充满人间烟火的气息。 “嘉州宾馆”位于白塔街入口处,坐落在大渡河畔三江(大渡河、岷江、青衣江)汇流处,与世界著名的"乐山大佛"、"隐形睡佛"隔江隔窗相望,住进嘉州宾馆可以让你"日观浩瀚、夜听涛声",感受自然与人文完美结合的惊人景观。总之,这条古老深沉的白塔街一定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县街
县街是乐山县制沿革的缩影,从道门口(公园口)起,至水西门止,街长345米,宽30米。其得名是因此街有乐山县署之故。史载清雍正12年(1734),升嘉定州为嘉定府,同时将明代省入州的龙游县恢复为县一级建制,以嘉定城东岷江东岸的“至乐山”山名,改县名为乐山县。至乐山即今乐山城东岷江东岸的挂榜山,唐名圣冈山,宋名至乐山。民国《乐山县志》称乐山县得名源于县城西南的小山——金灯山,实是对古代嘉州地方志文献的误解,今人毛西旁已撰文明辩。
清雍正时期重设县级政权机构,为何要以山名县而取乐山?按说嘉定城四周有诸多名山如凌云、乌尤、龙泓等山不取,而却取现在看来名气不大的至乐山。其实,这在当时有其必然的理由。首先,至乐山,林木葱笼,溪涧淙淙,环境优美,汉时为崖墓区,至唐宋时这一带已形成为嘉州城东的风景名胜区。从历史文化渊源来看,至乐山的知名度在当时不会低于凌云山。古代游凌云山的交通以陆路从龙泓寺起,经今八仙洞、挂榜山过蓖子街上凌云寺为最为便捷,山名“至乐山”寓意为到了乐山乐水之地。至乐山上人文遗迹丰厚,唐宋著名诗人岑参、薛逢、三苏父子等均游此并有诗文诵咏。北宋时著名学者王朴隐居于此,号清闲居士。苏门四学士之一的黄庭坚,留寓嘉州时专程过江拜访王朴。王朴赠送黄庭坚嘉州奇石和手杖,黄庭坚欣喜不已,赋《谢赠文石》诗称“是公至乐山中物,乞与衰翁似暗投。”民国《乐山县志》记载,明清时期,每年农历正月初七,乐山地方长官都要驾临至乐山下,将菜油洒入山下清泉中,以油花聚散的大小,卜当年农业丰歉。整个仪式张灯结彩,热闹非凡,官员、士绅、民众把这一活动既作为一种宗教活动参与,又作为一项民俗活动观赏。这一风俗影响深远,直至清代。其次,从“乐山”二字的含义分析,内含美好的想象和风雅的内涵。乐山古城位于三江汇流之处,青山绿水,钟灵毓秀,人文荟萃,山、水、城融为一体,在清代即有“山林城市”之誉,着实有几分孔夫子所说的“仁者乐山,智者乐水”的底蕴与意境。所以清代恢复古之龙游县时弃旧名改新名为乐山县。
县街街景
清代设乐山县后,起初府县同在府署办公,至乾隆3年(1738)知县吴鑑才在今市中区政府所在地单独建县署,街名因此也以县署名之。民国初年属南团,1947年改为三民路,文化大革命期间改为红旗路东段,1981年地名普查复名为县街。市中区人民政府驻此街。
市中区人民政府
县街在老乐山人的记忆中是极其重要的,近半个世纪前,县街作为老城区的主要街道之一承载了开大会的使命,那时的大会每个单位都要打着数杆红旗和各种标语参加,一时间,县街人潮拥挤、锣鼓喧天,热闹非凡。现在的县街虽没了开大会时的恢宏壮观,但却更显淡泊舒适。街道两旁树荫蔽天、绿意盎然,让这条小街更加隐蔽于闹市中,虽想以低调的姿态隐于闹市,但是“巷深不掩酒香”,隐藏在县街的各种美食引得各地老饕纷至沓来。漫步在市井小街上,感受这惬意时光,就是县街带给你的最佳体验感。
玉堂街
现今说的玉堂街,是指从道门口起到小十字为止,长247米。玉堂街得名,现有两说。一说以取金马玉堂之意,指这里文翰荟萃,是出秀才的地方。另一说法指这条街商业繁荣,是富贵之地,取其金玉满堂之意。现邮电广场旁的区委招待所曾是民国时期乐山著名实业家黄盛璋的公馆。
玉堂街在1947年曾改名中山路,1949年恢复原名。1954年将玉堂街与东大街合称为玉东街。文化大革命时期又将玉堂街、东大街、迎春门改为东风路。1981年地名普查,又复名为玉堂街。
府街
府街起于叮咚街口,止于与鼓楼街相交处,长200米,宽10多米。府街,以嘉定府署所在地而得名,其遗址在今乐山军分区内,旧为乐山历史文化名城政治、经济的中心。
府,本是收藏典籍文书的地方。《说文》:“府,文藏也”。凡保管文书财物之吏,《周礼》均称为府。到了唐代,才将府作为首都或陪都所在的行政机构名称,后又将天下军事、政治、经济重要地方命名为府。宋代沿唐制不轻易设府,但有一个惯例,即把帝王登位前的封邑地,登位后都升为府,称“潜邸”,以示对帝王的尊崇。乐山称府始自南宋,据《宋史·地理志》载:“(南宋)庆元元年(1195)冬十月乙丑升嘉州为嘉定府”。升府的原因,是宁宗赵扩在“光宗受禅,三月乙亥进封嘉王”(《宋史·宁宗纪》),这是嘉州称嘉定府之始。元代设嘉定总管府、嘉定府路。明代改府为州,至清雍正12年又设嘉定府。
宋时的府署在何处?规模如何?清嘉庆《乐山县志》说“府署在城北枕海棠山麓,宋建”,所指即今府街原军分区内,现为沃尔玛购物商场。宋代提点刑狱司署的位置即今府署。邵伯温《题名记序》记载宋代提点刑狱司署在府城之北街,称作“小市”,经不断修建增广,有靖民堂、万卷堂、明允轩、尽心堂、清远楼、枕江楼、种德堂、观风堂。南宋乾道九年(1173),陆游摄事嘉州,从陆游描绘府署景物诗词可知,反映当时州署是依山而建,有思政堂、东堂、西斋。宋时州署迁建于城中高处,目的是以避水患。据明万历《嘉定州志》记载,宋时州治所近有明月、澄江、荔枝等楼。明代府署(乐山人称府堂)仍在今沃尔玛购物商场,知州杨佐、袁子让先后维修,规模巨丽宏大,明末毁。明人范醇敬在万历《嘉定州志》中称其地理形胜为“枕海棠山,接高标之脉,南面而治,东面而门,纡曲宏邃,皆合法度。”府署内有正堂、赞政厅、居敬堂、知州廨等。东面有挺秀轩(以古柏名)、同知廨,廨后为甘棠楼,楼上有明代知州钟振题的“海棠香国”匾额;东南为吏廨;西为仪仗库,又西为判官廨,西南为吏目廨。府署内有两条甬道,六房分分列路旁。中道上有戒石亭,亭前为仪门,门之西为监狱,南为寅宾馆。馆之后为预备仓,折而东为大门,谯楼居其上。门外有总辅及申明、旌善二亭,阴阳医二学。施以行马,竖以坊表,列之屏蔽,翼之榜房。可见其规模之大,明末毁于战乱。清代,又重修府署。嘉庆《乐山县志》说:“皇清康熙六年(1667)知州高仰昆重建,雍正十二年(1734)升府,改为府署,乾隆嘉庆间知府倭什布、谢肇洙、宋鸣琦相继修葺”。从清嘉庆《乐山县志》木刻图看,清代府署规模宏大,有谯楼(鼓楼)、照壁、头门、仪门、大堂、二堂、三堂、花园等,逶迤直至城堞下桂花楼,与之并列的还有府附属掌文移收发的机构——“经历署”。
由于此街为府署所在地,故命名为府街。民国初年废设府之制,中华民国大总统袁世凯下令变卖官产,府署和经历署一起变为民有。再后来府署为军阀王陵基买作公馆。1949年12月,乐山解放后,乐山军分区迁至府署内。1965年将府街、鼓楼街并为解放街,1981年地名普查又恢复府街、鼓楼街之名至今。
叮咚街
叮咚街,因此街有古时的叮咚井而得名。叮咚井,正其源,应当是“东丁井”,来源于古时的东丁水。东丁水,原是乐山城中独特的自然音乐景观,后经北宋诗人黄庭坚的歌咏而声名大振。
古代乐山山水清丽,水木清华,生态环境优美。此处洞中的水滴之声“东丁,东丁”作响形成美声,古人发现这个音乐性的景观,于是在此建寺,并以东丁之声名寺。北宋元符3年7月,黄庭坚自戎州(今宜宾市)溯岷江往眉州青神县探望张氏姑母路经嘉州,入城游安乐园,访东丁水,参观聆听后,诗兴大发并改名为方响洞。其《题东丁水》诗曰:“古人题作东丁水,自古东丁直到今;我为更名方响洞,要知山水有清音”。
东丁水,经著名诗人黄庭坚的题诗高歌而声名远扬。也许受黄庭坚“名人效应”的影响,南宋陆游任嘉州刺史,也曾亲临参观,他在《老学庵笔记》记道:“汉嘉城西北山麓,有一石洞,泉出其间,时闻洞中泉滴声,良久一滴,清如金石。”此后嘉州人特在此地建涪翁亭以纪念黄庭坚,南宋诗人黄然在《题涪翁亭》诗中写道:“清音妙绝东坡老,方响名高太史公。”
宋之后历经几百年间沧海桑田,东丁水、方响洞又演变成丁东井了。明万历《嘉定州志》载:“方响洞,在儒学前东百步许,水从洞出,甃为大井,声若佩环,锵然有韵,俗名丁东水,黄山谷更此名,有诗云云。”至清康熙11年(1672)秋,典试四川的大诗人王士祯来嘉去访古凭吊仰慕已久的方响洞,面对荒凉的丁东寺,感而赋诗:“廿年梦想丁东院,何意丁东院里来。山水清音空复在,劫灰残烧自生哀。井栏僧汲稀铜钵,石甃秋深长绿苔。不遇江南老桑苎,风炉谁遣试茶杯。”
清嘉庆以后,随着城市人口的增加,方响洞已变为方便僧人及附近人们生活用水的深井,其写法也变为叮咚井,故此街也因此而命名为叮咚街。清嘉庆十七年(1812)出版的《乐山县志》所载木刻《府城图》标记此街时就写作“叮咚街”。随着城市建设的进一步发展,1989年迁建井址于附近月咡塘,才发现井与一个中型的汉崖墓相连接,墓门楣上尚有明人题刻,说明古之东丁水、方响洞乃是被地下泉水浸润的汉崖墓。现搬迁后的叮咚井,筑亭刻石已成为城中一景。
油榨街
乐山油榨街 刘跃平 摄
油榨街街景
古城墙
油榨街,西起高北门,东抵滨江路。相传清代此街有几家榨油的作坊而得名。文革期间又名解放路北段、反帝街,地名普查时复名为油榨街。现油榨街口保存的清代咸丰同治年间修建的一段蜿蜒曲折的古城墙和饱经沧桑的古城门,默默地讲述着古城的悠悠历史。
兴发街
1998年的兴发街商场 张致忠 摄
兴发街,呈南北走向,南起嘉定南路与紫云后街东端对接,北至嘉乐门与兑阳湾对接,长250米,宽15米,此街形成较早,据传明时有一家较大的酒店,生意兴隆,故名。
兴发街街景
过去,兴发街是乐山城北面对外的主要通道。解放后,随着城市建设和交通的发展,特别是1958年以后,为解决乐山城汽车的进出,几经改造建成今天的嘉定路,使土桥街到高北门,到嘉乐门街道拉直,兴发街就成了背街。近年来,整治滨河路,维修嘉州古城垣外城墙,今兴发街滨河路边的清代古城墙城门——兴发门得以保存下来。
兴发门
泌水院
泌水院,位于市中区出城的圣水街中段左侧的一条深巷,主巷加叉巷长约200多米。本佛教寺庙,本地人称“水井冲”。原为乐山肥皂厂、皮鞋厂所在地,现已改建为文化商业步行街。泌水院的得名缘于这里有一泓清澈的泉水长流不息,水又汇集成池,“泌水”二字即为“涌出的清泉”之意。佛教讲究清修,于是首先被和尚发现,在此建立了寺院,院即以涌出的清泉名为“泌水院”。旧时泌水院环境优美,水木清华,十分清幽。每到春季,百花盛开,姹紫嫣红,争芳斗艳,池中泉水清澈,游鱼可数,为“山林城市”嘉州城的一处胜地。最为文人雅士喜爱。
泌水院步行街
泌水院之名起于何时?清代任建昌上南兵备道的诗人郑成基于乾隆56年(1791)奉檄巡视嘉定,在九峰书院山长(院长)陈竺山陪同下登高标山游泌水院观鱼。他在《人日同陈竺山山长游泌水院观鱼》诗中说:“曲栏小院一泓泉,泌水谁名自昔年。僧已白头能好客,花留红蕊竞春妍。为怜胜迹邀仙侣,无那游踪信俗缘。俯景临池如澈悟,可知濠濮意同禅。”诗云“泌水谁名自昔年”,说明在明代或清初就应有了。
清嘉庆6年(1801),宋鸣琦任嘉定知府,很欣赏这个近郊雅致的地方,除了支持泌水院的发展外,特在泌水院近旁修了一个园林别墅式的建筑——心铁石斋。斋中建有心鉴书堂以及临池而筑的歌台,并种梅花数十株。“清音竹径,明月梅花”,十分雅致。嘉庆16年(1811)四川学政李佩湘莅临嘉定府主持“院试”后来游,与嘉定府太守宋梅生、乐山知县龚云舫等登凌云寺读书楼,泛舟至泌水院,晚集心铁石斋小饮,写有咏泌水院和心铁石斋诗。其四咏《泌水院》诗曰:“方亭半亩水涟漪,太守鸿才相度之。缘隙尝闻声淅沥,有花偏觉影芳蕤。四围叠石规模好,三面环流结构宜。偶尔栖迟衡泌下,山林城市合题诗。” 李佩湘在诗中赞泌水院之美,更称赞嘉州古城为“山林城市”。宋鸣琦在嘉定府任上达12年之久,升迁江西后,对此地仍然留恋不已,特将其诗文集题名为《心铁石斋诗文集》以示纪念。
清时泌水院真正称得上是“山林城市”嘉州城的一处胜地。据县志记载,泌水池中偶尔产一种白色透明的磷虾,称为“白虾”或“亮虾”,形象很奇特,亮虾尾如萤火,夜则明若列星。当时人迷信,认为此虾是一种吉祥之兆。如历史上池中两次出现白虾,邑人李嘉秀、罗钟玉凑巧分别中了解元和举人,从此更为泌水院增加了神奇的色彩。解放后,泌水院先为乐山肥皂厂、皮革厂所占用,环境风貌大变。近年来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泌水院经过彻底改造,成为商业步行街,再建为文化一条街,在新时代重新焕发了新的文化生命力。
圣水街
嘉定南路地标建筑钟楼
圣水街,自半边街交界至张公桥止,位于现今嘉定南路,长300多米。抗日战争前,曾是繁华热闹之处,是乐山人往来成都的必经陆道,又是木船运输盐、米的码头。街名的由来是因此处原有圣水寺,寺又名圣泉寺。寺内祀奉观音,故又名观音寺。据明正统初(1436年)该寺和尚知萤重修上观音院和下观音院记载,寺建于明初。之所以在此建寺,因为这里有一泓泉水,后又利用此水建井建池。明万历年间(1580)嘉定知州袁子让,在圣水池建有一牌坊,题曰“圣水潮音”。清道光24年(1844)又重建上院,乐山人罗徕有碑记说:“嘉城北三里许圣泉山,群峰拥翠,木石清奇,方外之所栖,仙隐之所出没,古人卜寺于上,良非偶然。”生动地画出了当时此地的环境。随着嘉定城市的繁荣,并逐渐向北开拓,圣水寺一带逐渐形成了街市,街名就以这里最著名的建筑命名为圣水街了。圣水街庙宇很多,除圣水寺外,与半边街交界的第一座庙叫五圣祠,往上走依次是,炎帝宫、玉泉寺、璤珉宫、文昌宫、药王庙、衍庆庵、下观音、上观音、地藏庙,共有10座之多。建国后,保存下来的下观音寺大殿古建筑被批准列为乐山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因古建筑受民居烟火威胁,在文物部门主持下,依法迁建于大佛寺凌云山栖鸾峰上。
张公桥街
张公桥街因张公桥而得名,张公桥横跨流入岷江的竹公溪上,为旧时古城通向成都的城北要津,始建于明代,现桥为清代康熙年间重建的三孔大石桥,该桥是乐山古城现存最大的一座石质拱桥,占地面积261平方米,为红砂石三孔结构,横跨竹公溪,东西走向,桥长34.7米,宽8.5米,高10.9米,桥拱跨度8.8米,拱高5.1米,宽7.5米;桥墩高4米,宽0.9米;桥栏高1.1米。1998年3月,经乐山市人民政府公布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2003年扩建,桥面总宽为24米。现仍发挥着城市交通的作用,为乐山市文物保护单位。
张公桥美食街
张公桥,因张能鳞修建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张公指张能鳞,字玉甲,号西山,大兴人(今北京市),顺治4年进士,18年任上川南道道台。据清康熙6年成书的《嘉定州志·桥梁》记载,张公桥修成于康熙初年至六年(1660)之间。同时,在石桥上“架木覆以屋”建有“廊屋”,俗称“桥楼子”。据民国22年《乐山县志》记载:“张公桥,竹公溪水入江处溪上有桥,今圯,此入省大道,往来如织,水滢洄湍,民甚患之,大参张公鳞桥于其上,期月又圯,公乃稍迁址,伐石具材,大为结构,数月工成,壮丽坚致,可垂永远,名曰张公桥,颂大参之功也。”张能鳞为官嘉州颇有功绩,故老百姓将桥命名为“张公桥”,既有纪念感激他主持修桥之功德,又包括颂扬他为官嘉州政绩显赫,以“垂之永远”之意。
致江路
致江路,长约500米。民国时期致江路还是乐山僻静的城郊。抗战时期,1938年广州、武汉相继沦陷后,粤汉铁路被日军切断,而主要国际通路滇缅公路已通车。为彻底打通川滇之间的通路,国民政府决定修筑乐西公路与西祥公路。1938年底国民政府军事委员会重庆行营公路监理处勒令交通部勘测筹备修筑乐西公路。1939年8月15日正式成立乐西公路征工筑路委员会,征调乐山、犍为、夹江、眉山等地民工开始了乐西公路的修筑。1940年底,乐西公路筑成通车。1941年,全线通车,为支援抗战,开发建设西昌作出了重要贡献,被誉为抗战生命线。乐西公路的起点即今致江路口。
王浩儿街
王浩儿街街景
王浩儿,原本是一个小地名,取名王浩,因为这一带以前是王姓聚居的小村落。浩,应写作濠,意指沟或渠,这濠是指岷江河水在这一带于冬天水枯时,在河床边出现的浅水区或死水沟。可能是濠字笔划多,不便记写,民间便用浩字代之。清代,这里是乐山通向成都的水陆两路要冲之一。随着交通的逐渐发达,来王浩儿定居生活的人增多,渐渐形成为街市。民国时期,修建从五通桥至乐山的嘉桥马路,凿开篦子街口,新建马路沿岷江东岸一直延伸,在王浩儿处设横渡。抗战时期本地的丝绸厂来此落户,交通逐渐发达,促进了王浩儿的繁荣。
牛咡桥
牛咡桥位于现今柏杨东路。本是清末民初乐山城郭外的一座石桥,抗战时期武汉大学曾在此举办运动会,又是民国时期乐山仅有的运动场所,现为城市新区的商品交易批发市场。其来历传说旧时为买卖耕牛的集市故名。因乐山地方语言的“咡化”影响,后又音转为变为“牛咡桥”。另说是由“油溪桥”的音转而来。故老传说此桥刚刚建成,等待地方长官“踩桥”剪彩命名,这时有一担菜油的乡民冒失过桥,被护桥人吆喝,慌乱中将菜油打翻在桥上,油流入溪,满溪都是油,于是大家把小溪称为油溪,溪上之桥就称为“油溪桥”,因乐山地方语言的“咡化”影响,后又音转为变为“牛咡桥”。月咡塘的得名同样如此,原为月塘,后咡化为月咡塘。从乐山牛咡桥、月咡塘等街名的得名,反映了乐山方言在对一些街名、地名的命名传承中所留下的深刻影响。
牛咡桥街道
抗战时期,牛咡桥附近因地势平坦广阔,曾改建作为乐山体育运动场所。据史料记载,1942年10月18日,四川省第五行政区大专学校运动会在牛咡桥体育场举行,开幕典礼上,武汉大学校长王星拱亲临讲话,参加运动会的单位分为社会组(各县代表)、中等学校组(各县中学、中专)和大专院校组。武汉大学、中央技艺专科学校、江苏蚕丝专科学校与四川大学参加运动会。在大专学校运动会上,武汉大学取得最佳成绩,为庆祝胜利,武大学生举行了一次盛大的环城游行,沿途吸引很多群众围观,盛况空前。
牛咡桥市场
竹公溪街
街道路牌
竹公溪街,以位在竹公溪边而得名。竹公溪,因此地曾有“竹王祠”、“青竹祠”、“竹王三郎庙”得名,发源于乐山县与夹江县交界处,后因引青衣江水灌溉乐山北郊而形成溪河,流经棉竹、通江等地,从河咡嘴注入岷江。改革开放以后,竹公溪像一条玉带系于新城的中心,蜿蜒流经城市新区,优美的自然人文景观,成为市民娱乐休闲之地。
竹公溪有许多美丽的传说留存民间,特别是有关竹公溪竹公的来历颇曲折离奇。有人望文生义地以为是溪岸竹林成荫,或竹丛深处曾居一祝姓老人家,祝与竹同音,故名“竹公溪”。这种说法与史实大相庭径。《嘉定府志》和《乐山县志》记载,竹公溪的得名是因此地有“竹王祠”、“青竹祠”,即“竹王三郎庙”。
“竹王”本是遥远夜郎国的故事,又怎会与嘉州有关联呢?
历史上关于竹王的神话传说,见诸《华阳国志.蜀志》。传说有一女子,浣洗于水滨,上游冲来一节大竹,在女子足间萦洄,推之再三不肯离去。忽然听到竹子里有婴儿啼声,女子将竹筒抱回家去,破开一看,里面是一个胖胖的男娃娃。女子将娃娃抚养成人,娃娃才武出众,成为部族的“雄长”。因他系竹所生,故称竹王,部族亦世代以竹为姓氏。其时,女子又把装娃娃的空竹节,栽在山野,以后便生长为一片浓密苍翠的竹林。传说竹王祠周围茂盛的竹林,就是这样来的。汉武帝时,派唐蒙开拓西南夷,竹王不服被杀。事后部族为竹王鸣不平,要求汉朝廷给竹王后嗣册封,汉朝同意所请,封其三子为列侯,死配食父祠。
竹王的传说,《华阳国志》所记并未指明是在乐山,然而为何乐山历史上流行竹王的传说?夜郎国的竹王并非乐山人氏,为什么古代乐山人又要设祠祭之?
考察乐山历史上的民族迁徙,成汉时期,李寿引僚入蜀,今乐山为僚人所据,布满山谷。僚人来自今广西、贵州、云南等地,夜郎国竹王的故事应是他们本民民族的远古传说,僚人居南安后,此传说便流传开来。后居乐山的僚人后裔与邻近夜郎国的犍为南安人,对传说中的竹王遭遇寄予同情和怀念,故而设祠纪念。乐山旧时的竹王庙、竹王三郎祠,就是根据这历史传说而建立的。
竹园
唐代,乐山已形成祭夜郎竹王的风俗。流寓乐山的唐代女诗人薛涛《竹郎庙》诗说:“竹郎庙前多古木,夕阳沈沈山更绿。何处江村有笛声,声声尽是迎郎曲。”可知唐代在乐山竹公溪上建的竹王祠,迄今已有一千多年历史了,之后随着历史的发展演进便产生了“竹公溪”这个地名。
竹公溪上的竹郎庙,从唐时唱的“迎郎曲”和宋明以至清代的文献记载来看,历代对竹王三郎的礼拜纪念活动不断,已经形成为嘉州人民的一个风俗了。清初诗人王渔洋,在他所写的《嘉州竹枝词》中描绘了这种风俗活动的情景:“竹公溪口水茫茫,溪上人家赛竹王。铜鼓蛮歌争上日,竹林深处拜三郎。”
如今竹公溪上竹王祠早已不存在了,两岸逶迤不断的浓荫翠竹亦渐稀疏凋零,仅竹公溪之名尚在。近年来随着城市发展,沿竹公溪岸建了一条新街,命名为“竹(公)溪街”,这是对乡土传说的巧妙利用,值得提倡。
春华园栈道
沿竹公溪修建的竹溪春华园、白岩竹溪主题公园,已经成为乐山人休闲娱乐的好去处。各式各样的花草、树木,以及便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亭子、小桥等设计,给城市带来绿化的同时,更成为市民打发时光的好地方。
静静流淌的竹公溪
清风街
清风街,得名于竹公溪旁白岩山“白岩三洞”之“清风洞”,白岩山,又名蕴真洞,为乐山古代名胜。《乐山县志》云:“天马云龙,异常秀丽。”以清风、白云、朝霞三洞最有特色。白岩三洞内,现存碑刻约40余通,其中宋刻15通、元刻1通,清刻3通,是研究乐山历史和书法艺术的宝贵资料。
清风街街景
清末光绪井研人王秉安于清风洞题《游白崖三洞》诗:“洞天三五悉玲珑,北宋名贤謦欬通。公望丹铅余故地,老泉父子景流风。云霞傲世宜高士,笠屐嗟予已老翁。遍插茱萸还醉酒,铜琶谁唱大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