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龙巷,因巷尾明代古城墙上的九龙祠(又名龙神祠)而得名。民国《乐山县志》记载:“九龙祠,城内九龙巷之上,以城东九龙山得名,祀赵太守昱,以九龙滩斩蛟御灾捍患祀之,九龙书院在其祠中。”
隋嘉州太守赵昱“斩蛟”治水护城的神话历代相传。传说赵昱“率军士千人,及州属男子数万,临江鼓噪,昱仗剑没水,须臾,天地晦冥,江水丰隆,作殷雷响,昱右手持剑,左手提蛟首,奋波出,三水皆赤,害遂除……”乐山古城位于岷江、青衣江、大渡河三江汇流之地,每当洪水季节岷江东岸挂榜山下伸向岷江河床中的石梁形成暗礁,犹如水中蛟龙,打翻过往舟船。古人常把大洪水归结于蛟龙作祟,称之为“孽龙”。赵昱“斩蛟”治水护城的神话,实是整治岷江航道上的险滩,即今城东挂榜山下伸向岷江河中的九龙滩。今九龙滩已不存,唯滩名流传至今。赵昱“斩蛟”遗迹在岷江东岸威烈台,清邑人张瑞《龙骨记》后注曰“丙午年(1786)伐之修南城,台遂铲。”
因赵昱治水护城有功,唐代封为“神勇大将军”、“赤城王”,奉为城市的守护神。明万历39年前后知州锺振于高标山西建土主庙祭祀赵昱。至清乾隆17年(1752)知县陈为光捐俸重建九龙祠于城北,又名九龙书院,所在的街巷就取名为九龙巷。
文字:胡方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