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州古城|乐山古城门的前世今生 那些鲜为人知的趣闻轶事

不管你来自哪里,在古代,你的祖先就生活在这样的城垣建筑中,可惜中国的历史太漫长、太波折,祖先生活过的地方早已沧海桑田,你看不见找不到了。

 

 

乐山地处成都平原边缘,"古代高速公路"岷江从东而来。来自青海藏地的大渡河,源于川内巴朗山、夹金山的青衣江,江河汇合后在古城的南边与东面来的岷江形成一个夹角。乐山城就在三江汇流处孕育发展起来,成为古代四川的重镇。与上游成都、下游的宜宾、泸州、重庆构成巴蜀文明文化的核心。

 

 

城市大了,买卖兴隆。到了1934年,乐山城从城墙分隔上讲,有了内城和外城。外城有城墙和十四个城门以及三个码头。先说大渡河上的六个城门,它们分别是瞻峨门、来熏门、望洋门、育贤门、丽正门、安澜门。

 

 

再转去岷江,同样是从上游往下,嘉乐门,跨过承宣桥,是一溜九个城门,平江门、人和门、然后连着三个码头,水星门、福泉门、太平门、涵春门、天禄门、紫气门、凌云门。毎一个城门和每一个码头都对应着一条街道,可想而知当年的繁华。

 

 

 

位于兴发门与平江门之间,滨岷江,其门西三十步有桥名承宣,古时使者宣旨在此,故名。

 

嘉乐门旧貌(郭志全)

 

桥下走洙泗塘之水与岷江汇,此门也为走水之门,因此门洞顶高处只及兴发、平江二门门脚。为乐山最小最窄之门。

 

来自《四川省志·人物志》

 

1862-1864年间,李永和、蓝大顺之乱

 

1861年(咸丰十一年)乐山被围108天,高北门外居者尽迁内城,贼即据民宅对峙,官督民焚之。乱平,以抽厘金建外城,为乐山最北之门,取嘉州、乐山前二字冠之。

 

 

1948年因通车不畅,且营门口水患而垮,故有司拆此门,以此门之条石建营门口河堤。

 

 

如今,古建筑渐渐从人们的视线里消失,原本的嘉乐门已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极具现代感的街道和琳琅满目的商店。

 

 

原嘉乐门所处位置,正是现在的兴发街、大曲口交汇处。而就是在这样的路口,乐山人创造出了不一样的精彩。

街道是城市的脉搏,跳动着温情的音符;街道是历史的车轮,滚滚红尘留下历史的印记。乐山的每条老街都有故事,过去的历史令我们追忆,今天的发展正在进行,将来还在延续……

 

 

兴发街只有200来米,呈半月型,一侧是现代楼房,一侧是民国时期的老房子。在一条街上仿佛看到两个时代的交汇,这种穿越般的奇妙感让人恍惚。

 

说起兴发街,乐山人可是耳熟能详。据传明代有家较大的酒店在此经营,生意兴隆高朋满座,兴发街取自“兴旺发达”之意,这也暗合了乐山人做生意的最大追求。

 

 

在乐山,街道和城门同名的仅有兴发街和育贤街——兴发门和育贤门。兴发街虽然没能让在这里做生意的人都兴旺发达,但这条街上的“三大美食金刚”(甘记豆腐脑、周记棒棒鸡、刘鸭子)历经大浪淘沙,至今依然兴旺。

 

 

 

 

这条街没有浮夸的景象,只剩下朴质的生活气息。它文艺又市侩,沉稳而繁华。而唯一相同的是,这条路,承载着我们最美好的记忆。这条路上,有你,有我,有青春的气息。

 

而我们一路向西,除了美丽的街景,还能收获一波“实力派”美食。

 

 

时光荏苒,很多年过去,我们会发现,这条路上很多东西都变了,但我们与它的羁绊,却会随着时间越变越深。

 

 

 

乐山除明时完备的十门外,清后期建有外城,从西向东再向南分别是:得胜、嘉乐、兴发(通兴发街)、承宣桥门(紧临承宣桥)、平江、人和、大码头、二码头、三码头、水星、福泉、太平、涵春、天禄、紫气、凌云、安澜等门,共计十七座,除得胜在西,嘉乐在北,余下之门全都在东滨于岷江。

 

 

目前所存之门有:育贤、丽正、会江、拱辰、人和、平江、承宣桥、兴发诸门,新修门楼两座:福泉、涵春,应景摆设一座:来薰。其余皆入志书。承宣桥也因滨江路建成而半掩于地下。

 

 

但文化,从来都不会拘泥于某一种形式。无论是斑驳的老城门,还是喧嚣的街头,只因传承,这一方天地的故事便会一直延续下去。就算再过十年、百年,当人们再次回想起这里,记忆依然清晰。

中文 Engli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