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研民间故事之御前侍卫彭翰林
彭家坝,位于井研县三江镇、黄钵乡、胜泉乡交界的三江镇福泉村(后来并入了月波村)。1951年以前,曾隶属于犍为县管辖。此地三面环山,前方月波河一水绕流,从胜泉乡一路流向三江镇汇入茫溪河,在五通桥汇入岷江。在山水之间是方方正正的平坝水田,因为彭姓聚居,当地及周边百姓俗称彭家坝。这里挖掘出了“亚洲第一马门溪龙”的恐龙化石,现在展览于北京自然博物馆,这里还一直流传着清代嘉庆年间御前侍卫“彭翰林”的传说。
话说当年四川不太平,历经张献忠屠四川、南明与清军的战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等兵灾后,虎患严重,人烟稀少。在湖广填四川时,一支来自湖南的彭姓在彭氏老祖带领下,带着四个儿子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今天的彭家坝,扎下根来,由于勤劳肯干,彭氏子弟逐渐开枝散叶,人丁兴旺起来。后来,渐渐散布到犍为县罗城镇、胜泉大桥子等处,为方便族内事务管理,还将彭氏祠堂设在了胜泉大桥子,重新排出了入川后的字辈。在彭家坝扎下根来的彭氏族人,将湖南人特别“尚武、爱国”的精神气质带到了四川,在坚持农耕的同时,不忘习武强身,保家卫寨,坝子周围至今还散存着“走马田”“寨子山”“旗山”等武风遗迹。
传说康熙年间,一个峨眉山的得道高人游历到此地。看到此地,前有两座“旗山”似前军引领,左右有“锣山”“鼓山”列阵似催军赴阵,右方有一山如撑开大伞,又有山如兜鍪,似龟蛇埋首矗前方,绕坝河水如玉带缠腰,坝子中间涌起小土丘,如老虎俯卧,后方三面环山颇有气势,赞叹道:“山环水绕彭家坝,锣旗鼓伞格局佳,待到星斗照吉地,自有福人众人夸”。
天上黑虎星 地下武翰林
话说坝中有一彭氏人家,在一个闷热的夏夜晚上,彭家的媳妇为家人烧好了洗漱用的热水,她将一盆装满水的水盆端出并暂放在院坝边,准备让婆婆先用,就接着回去继续烧水。夏夜的风不时吹来,水盆的水在月光下泛起粼粼白光,突然,一道亮光从天空射下,仿佛直接落在了水盆里,整个院子仿佛笼罩了一层静美的雾气。这一幕被婆婆看在眼里,赶到水盆前一看,竟然像一只黑色的老虎卷曲在水盆里。婆婆心里想到,莫非这是天星下凡,这福运今日落到彭家坝?于是,婆婆就让媳妇去用这盆水,媳妇开始不肯,最终拗不过自己婆婆,只得遵从。后来,婆婆告诉自己外出归来的丈夫彭泰朋,彭泰朋是个读书人,是乾隆年间犍为籍的岁贡,他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奇怪,只是单独叫来了儿子(也是当时的生员,俗称秀才)嘱咐要照顾好媳妇。
一年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彭家的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生下来时哭声很大,全家都很高兴,孩子的父亲赶紧向彭泰朋报喜并请他赐名,彭泰朋很高兴,再看到孙子长得英气勃发,更是喜欢,尤其是孩子的眉形刚劲有力而又不失秀致,再想起年来妻子所说的星光落盆的吉兆,于是想到一句古诗“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男孩子就要像大山一样雄伟,就给孙子取族名为彭昌珠,字为眉峰。
一家人欢欢喜喜,把希望寄托在彭昌珠身上。祖父彭泰朋更是利用自己所学,不遗余力教授小时候的彭昌珠读书、习文,希望他能够学成本领,光耀门楣。小时候的彭昌珠虽然聪明,但是对科举考试必需的四书五经一类的书籍不感兴趣,反而对兵书战策一类的书籍兴致很高。他在家中子弟里面比较淘气,而且人也长得壮实,天生一身好力气,性格也颇有豪侠之气。有时颇让家里人费神。
梦黑虎继娶二女 书香门第出“武魁”
然而好景不长,彭昌珠爷爷彭泰朋乾隆年间去世时,交代彭生员夫妇,虽然彭昌珠有时比较淘气点,但是好好引导一定会有所作为的。渐渐长大的彭昌珠,难免有时到处结交好友,把父亲交代的要准备应考的四书五经又抛在脑后。
有一次,彭昌珠按照约定偷偷去找犍为铁山会一位练武的朋友,在路过黄钵井七盘山时候,走乏了,就在当地周员外的石场门口的空房子就地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地主家的管事来开门,不开则已,一开门都吓傻了,竟然看到一只黑色老虎蜷缩在地上酣睡,吓得一群人一路狂奔而回到周家寨门,把寨门关的死死的。周员外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一听吵吵嚷嚷的,赶紧出来看,心想,四川以前确实虎患严重,但是现在应该很少了。就赶紧叫上家丁,带上火把、棍棒,一路朝着石场大门而来。周家员外透过清晨的雾气,仔细一看,蜷缩在这空屋子里面的哪里是什么老虎,明明就是一个人,其余的人都惊奇不已。彭昌珠被吵醒了,很诧异的望着这群人,就对周员外解释了因为过路借宿此地的原因。周员外也是颇有文化之人,且粗通面相之学,仔细看了眼前的这个小伙子,眉骨英挺,双目有神,孔武有力,为人豪爽,再听此人言语有节,谈吐不凡,觉得此人肯定不会久居人下,想到自家待嫁的女儿,很快打听了彭昌珠家居何地等情况。就托人到彭昌珠老家说媒,两家彼此满意,周员外的大女儿就嫁给了彭昌珠,也许是福份薄,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周员外又把二女儿嫁给彭昌珠。
成家后的彭昌珠,依然喜欢到处结交豪侠之士。三江街上有个茶馆,里面有说书人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英雄故事,彭昌珠很喜欢听,闲暇时候,就约起当地力气与自己不相上下的“陈铁巴”和尖山子专练轻功,并能凭借一把竹杆飞过两三丈宽的河面,如猫一样落地无声的的“先猫猫”等人一齐听故事,切磋技艺。大家还约定,茶馆旁边有两个插招牌旗帜的200斤重的石墩子,谁先去茶馆,就先把这石墩子抱到门口摆起,另一个就知道对方来喝茶了。
有时,彭昌珠看到沿路而来嘉州府、成都府乃至京城参加文考、武考的考生,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家人看到他科举考文不力,于是鼓励他参加武举考试,此举正好符合他的性格。于是,彭昌珠来到蜀中武学重地——峨眉山拜空明大师学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边刻苦学习十八般兵器,感悟武学禅理,一边学习《武经》等书籍,同时遍访名师,终于学有所成。空明大师有感于当时四川频发的战乱,看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流离失所,颇有感触,就给彭昌珠赐名为彭镇川,希望通过徒弟的文韬武略,给四川带来平安。
后来,彭镇川参加嘉庆年间辛酉科武举考试,一举考中。随后,一鼓作气,到达京城,参加嘉庆七年的壬戌科(1802年)的武进士考试,在最后关头本想耍出一招“苏秦背剑”,却不料手误,关刀掉了地,但他急中生智,一脚踢起那100多斤的关刀重新稳稳在手,考官们纳闷,问他“这是何式?”他回答:“这是落地生花!”考官觉得他弓马娴熟、武艺突出,机智而又有胆识,就把他点为武进士,俗称“武翰林”,当年武状元叫李白玉,彭镇川名列武进士三甲第10名,被赐同进士出身,更难得的是入选了御前侍卫、乾清门行走,成为汉军蓝翎侍卫(正六品武官),多次参与皇帝召集亲信大臣、侍卫等随同参与的围猎活动。在嘉庆十五年(1810年) 出任了江南江宁府城守右营守备(正五品武官),赐予“武魁”牌匾。
平乱立功戴花翎 误听人言英年逝
时光转入道光朝, 彭镇川已经担任游击(从三品武官)一职。根据《道光朝实录》记载,河南教匪匪首邢名章率众持械窜入安徽颍州府境内,想要串联其余教匪共同滋事,情况紧急,安徽巡抚孙尔准紧急调度文武人员,开展掩捕歼捦。参与平乱的游击彭镇川果断出击,踊跃争先,在交锋中率先越过水沟,带队一举擒获贼首并杀贼200余人,让动乱迅速平息下来。因为表现奋勇可嘉,彭镇川著加恩先行赏戴花翎后,不断升迁至銮仪卫总管。
按照惯例,彭镇川还在老家建起了三重门的御前侍卫府,门口一对向天狮子石雕,沿着彭家坝修起了石墩,石墩上插了桅杆,桅杆上挂上了旗帜。传说当地有人考中了进士在外省做官,路经彭家坝侍卫府,还要下轿通过。在外出担任江宁府右营守备(正五品武官)时,还为去世的爷爷彭泰朋等立“奉政大夫”碑(现存于彭家坝,仅剩一碑刻)。
后来,传说彭镇川在外做官期间,有风水师来彭翰林的老家游说:“你们不是有人在外面做官吗?老家右边两百多米不是有一座彭翰林的祖坟吗?要想做大官的话,就要把这座坟重新葬过,就把这座坟迁移到不远处的大坟坝去会更好”。彭镇川家人禁不住诱惑,听信了此言,移了祖坟。结果,把坟的石门一开,一股青烟散去,里面石头纹路已经形成了一匹战马图案,旁边还有一个左腿跨上战马、右腿正跨战马的人形图案。老家的桅杆倒塌,在朝做官的彭镇川的肩痛发作,不久就英年早逝了,最终回到故土,埋在了犍为县皇旗坝。
话说当年四川不太平,历经张献忠屠四川、南明与清军的战争、吴三桂反清后与清军的战争等兵灾后,虎患严重,人烟稀少。在湖广填四川时,一支来自湖南的彭姓在彭氏老祖带领下,带着四个儿子一路跋山涉水,来到了今天的彭家坝,扎下根来,由于勤劳肯干,彭氏子弟逐渐开枝散叶,人丁兴旺起来。后来,渐渐散布到犍为县罗城镇、胜泉大桥子等处,为方便族内事务管理,还将彭氏祠堂设在了胜泉大桥子,重新排出了入川后的字辈。在彭家坝扎下根来的彭氏族人,将湖南人特别“尚武、爱国”的精神气质带到了四川,在坚持农耕的同时,不忘习武强身,保家卫寨,坝子周围至今还散存着“走马田”“寨子山”“旗山”等武风遗迹。
传说康熙年间,一个峨眉山的得道高人游历到此地。看到此地,前有两座“旗山”似前军引领,左右有“锣山”“鼓山”列阵似催军赴阵,右方有一山如撑开大伞,又有山如兜鍪,似龟蛇埋首矗前方,绕坝河水如玉带缠腰,坝子中间涌起小土丘,如老虎俯卧,后方三面环山颇有气势,赞叹道:“山环水绕彭家坝,锣旗鼓伞格局佳,待到星斗照吉地,自有福人众人夸”。
天上黑虎星 地下武翰林
话说坝中有一彭氏人家,在一个闷热的夏夜晚上,彭家的媳妇为家人烧好了洗漱用的热水,她将一盆装满水的水盆端出并暂放在院坝边,准备让婆婆先用,就接着回去继续烧水。夏夜的风不时吹来,水盆的水在月光下泛起粼粼白光,突然,一道亮光从天空射下,仿佛直接落在了水盆里,整个院子仿佛笼罩了一层静美的雾气。这一幕被婆婆看在眼里,赶到水盆前一看,竟然像一只黑色的老虎卷曲在水盆里。婆婆心里想到,莫非这是天星下凡,这福运今日落到彭家坝?于是,婆婆就让媳妇去用这盆水,媳妇开始不肯,最终拗不过自己婆婆,只得遵从。后来,婆婆告诉自己外出归来的丈夫彭泰朋,彭泰朋是个读书人,是乾隆年间犍为籍的岁贡,他听说了这件事后,觉得奇怪,只是单独叫来了儿子(也是当时的生员,俗称秀才)嘱咐要照顾好媳妇。
一年后,在一个雷雨交加的日子里,彭家的媳妇生下了一个儿子,生下来时哭声很大,全家都很高兴,孩子的父亲赶紧向彭泰朋报喜并请他赐名,彭泰朋很高兴,再看到孙子长得英气勃发,更是喜欢,尤其是孩子的眉形刚劲有力而又不失秀致,再想起年来妻子所说的星光落盆的吉兆,于是想到一句古诗“山是眉峰聚,水是眼波横”,男孩子就要像大山一样雄伟,就给孙子取族名为彭昌珠,字为眉峰。
一家人欢欢喜喜,把希望寄托在彭昌珠身上。祖父彭泰朋更是利用自己所学,不遗余力教授小时候的彭昌珠读书、习文,希望他能够学成本领,光耀门楣。小时候的彭昌珠虽然聪明,但是对科举考试必需的四书五经一类的书籍不感兴趣,反而对兵书战策一类的书籍兴致很高。他在家中子弟里面比较淘气,而且人也长得壮实,天生一身好力气,性格也颇有豪侠之气。有时颇让家里人费神。
梦黑虎继娶二女 书香门第出“武魁”
然而好景不长,彭昌珠爷爷彭泰朋乾隆年间去世时,交代彭生员夫妇,虽然彭昌珠有时比较淘气点,但是好好引导一定会有所作为的。渐渐长大的彭昌珠,难免有时到处结交好友,把父亲交代的要准备应考的四书五经又抛在脑后。
有一次,彭昌珠按照约定偷偷去找犍为铁山会一位练武的朋友,在路过黄钵井七盘山时候,走乏了,就在当地周员外的石场门口的空房子就地休息。第二天一大早,地主家的管事来开门,不开则已,一开门都吓傻了,竟然看到一只黑色老虎蜷缩在地上酣睡,吓得一群人一路狂奔而回到周家寨门,把寨门关的死死的。周员外也是个见过世面的人,一听吵吵嚷嚷的,赶紧出来看,心想,四川以前确实虎患严重,但是现在应该很少了。就赶紧叫上家丁,带上火把、棍棒,一路朝着石场大门而来。周家员外透过清晨的雾气,仔细一看,蜷缩在这空屋子里面的哪里是什么老虎,明明就是一个人,其余的人都惊奇不已。彭昌珠被吵醒了,很诧异的望着这群人,就对周员外解释了因为过路借宿此地的原因。周员外也是颇有文化之人,且粗通面相之学,仔细看了眼前的这个小伙子,眉骨英挺,双目有神,孔武有力,为人豪爽,再听此人言语有节,谈吐不凡,觉得此人肯定不会久居人下,想到自家待嫁的女儿,很快打听了彭昌珠家居何地等情况。就托人到彭昌珠老家说媒,两家彼此满意,周员外的大女儿就嫁给了彭昌珠,也许是福份薄,没过几年就去世了,周员外又把二女儿嫁给彭昌珠。
成家后的彭昌珠,依然喜欢到处结交豪侠之士。三江街上有个茶馆,里面有说书人讲三国演义、水浒传等英雄故事,彭昌珠很喜欢听,闲暇时候,就约起当地力气与自己不相上下的“陈铁巴”和尖山子专练轻功,并能凭借一把竹杆飞过两三丈宽的河面,如猫一样落地无声的的“先猫猫”等人一齐听故事,切磋技艺。大家还约定,茶馆旁边有两个插招牌旗帜的200斤重的石墩子,谁先去茶馆,就先把这石墩子抱到门口摆起,另一个就知道对方来喝茶了。
有时,彭昌珠看到沿路而来嘉州府、成都府乃至京城参加文考、武考的考生,也准备参加科举考试。家人看到他科举考文不力,于是鼓励他参加武举考试,此举正好符合他的性格。于是,彭昌珠来到蜀中武学重地——峨眉山拜空明大师学艺,冬练三九、夏练三伏,一边刻苦学习十八般兵器,感悟武学禅理,一边学习《武经》等书籍,同时遍访名师,终于学有所成。空明大师有感于当时四川频发的战乱,看到百姓不能安居乐业,流离失所,颇有感触,就给彭昌珠赐名为彭镇川,希望通过徒弟的文韬武略,给四川带来平安。
后来,彭镇川参加嘉庆年间辛酉科武举考试,一举考中。随后,一鼓作气,到达京城,参加嘉庆七年的壬戌科(1802年)的武进士考试,在最后关头本想耍出一招“苏秦背剑”,却不料手误,关刀掉了地,但他急中生智,一脚踢起那100多斤的关刀重新稳稳在手,考官们纳闷,问他“这是何式?”他回答:“这是落地生花!”考官觉得他弓马娴熟、武艺突出,机智而又有胆识,就把他点为武进士,俗称“武翰林”,当年武状元叫李白玉,彭镇川名列武进士三甲第10名,被赐同进士出身,更难得的是入选了御前侍卫、乾清门行走,成为汉军蓝翎侍卫(正六品武官),多次参与皇帝召集亲信大臣、侍卫等随同参与的围猎活动。在嘉庆十五年(1810年) 出任了江南江宁府城守右营守备(正五品武官),赐予“武魁”牌匾。
平乱立功戴花翎 误听人言英年逝
时光转入道光朝, 彭镇川已经担任游击(从三品武官)一职。根据《道光朝实录》记载,河南教匪匪首邢名章率众持械窜入安徽颍州府境内,想要串联其余教匪共同滋事,情况紧急,安徽巡抚孙尔准紧急调度文武人员,开展掩捕歼捦。参与平乱的游击彭镇川果断出击,踊跃争先,在交锋中率先越过水沟,带队一举擒获贼首并杀贼200余人,让动乱迅速平息下来。因为表现奋勇可嘉,彭镇川著加恩先行赏戴花翎后,不断升迁至銮仪卫总管。
按照惯例,彭镇川还在老家建起了三重门的御前侍卫府,门口一对向天狮子石雕,沿着彭家坝修起了石墩,石墩上插了桅杆,桅杆上挂上了旗帜。传说当地有人考中了进士在外省做官,路经彭家坝侍卫府,还要下轿通过。在外出担任江宁府右营守备(正五品武官)时,还为去世的爷爷彭泰朋等立“奉政大夫”碑(现存于彭家坝,仅剩一碑刻)。
后来,传说彭镇川在外做官期间,有风水师来彭翰林的老家游说:“你们不是有人在外面做官吗?老家右边两百多米不是有一座彭翰林的祖坟吗?要想做大官的话,就要把这座坟重新葬过,就把这座坟迁移到不远处的大坟坝去会更好”。彭镇川家人禁不住诱惑,听信了此言,移了祖坟。结果,把坟的石门一开,一股青烟散去,里面石头纹路已经形成了一匹战马图案,旁边还有一个左腿跨上战马、右腿正跨战马的人形图案。老家的桅杆倒塌,在朝做官的彭镇川的肩痛发作,不久就英年早逝了,最终回到故土,埋在了犍为县皇旗坝。
来源:井研县文化体育和旅游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