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乐山,有这样一个地方
它曾是多少读书人梦寐以求的地方
它历经三次搬迁,定址于老宵顶山下
它是这座城市的文化中枢
更是传播儒学精义、继承文化传承的重要场域
它,就是乐山文庙
历史沿革
乐山文庙,古称嘉定府文庙,始建于唐高祖武德年间,原址在大渡河育贤坝上(今为大渡河河道),历宋元未变。
/ 恒旅网 摄
明洪武年间大渡河洪水泛滥,冲毁育贤坝,为避水患,文庙初迁城中龙头山阿,次迁北原(推测在龙头山阿北),均因地势低洼,明英宗天顺8年(1464)经训导曾智奏请,三迁于高标山麓(老霄顶),即今文庙所在地。
/ 1908年英国植物学家 威尔逊 摄
方志记载,文庙三迁高标山麓大兴土木营建时,在玄坛洞发现一石碑,上刻十字:“玄坛守此地,留与圣贤居。”
图源 /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定址后,在明清两代得到不断扩建培修。现存文庙为清康熙年间(公元1662-1722年)重建,占地面积约11200平方米,建筑面积约3600平方米。
图源 / 乐山文庙故事会
在抗战时期,曾为武汉大学内迁旧址,为第一校舍、总办公处、图书馆、印刷所所在地,历时八年。
1986年,乐山市人民政府把文庙作为第一批市级文物保护单位予以公布保护。1991年,四川省人民政府公布乐山文庙为第三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盛世培修
图源 / 乐山文庙故事会
2019年9月10日,适逢新中国成立70周年、乐山文庙迁建555周年,乐山文庙启动了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全面维修保护与陈列展示工程。
图源 / 乐山文庙
此次文庙大修工程,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工程范围包括文庙棂星门、大成殿、崇圣祠、乡贤祠等建筑以及庙内院落共15个单项。严格按照“不改变原状”“最小干预”和“原”(原形制、原结构、原材料、原工艺)原则,通过修缮排除病害,保存乐山文庙的历史信息,营造庄严典雅的人文空间。
图源 / 乐山文庙
全新面貌
修缮后的乐山文庙,以全新的面貌呈现在世人眼前。
/ 恒旅网 摄
不仅在原有的文物景观上加以保护利用,恢复了大成殿孔子等山东孔庙祭祀的传统规制。
/ 恒旅网 摄
还增加了三大展馆馆、六大展厅来叙述孔子文化,展馆内按照故事线来讲述文庙的历程。
图源 / 乐山文庙
乐山文庙内的武汉大学西迁乐山纪念馆,围绕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历史文化内涵,深挖核心价值主题,以丰富的阐释手段提升情感价值表达,全景式陈列了武汉大学西迁乐山八年期间下榻乐山文庙八年之久的战友情谊。
研学体验
作为四川地区保存较为完整的明清古建筑群,乐山文庙是乐山国家历史文化名城的重要载体与文化地标。现在也是研学实践基地之一。
图源 / 乐山文庙
目前,针对小学、初中、高中学生,已开设《神兽星球》、《大雅之堂——文庙建筑艺术》、《勉成国器——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礼乐嘉州——儒学在乐山》4门研学课程,基于乐山文庙、乐山龙神祠两处研学基地,通过场地学习、行走学习、实践学习、仪式学习、游戏学习等多样化课程实施形式,向孩子们介绍中国古建筑基础知识,带领学生感受国立武汉大学抗战西迁之路,学习儒家思想,了解儒家文化。将中小学生带入现实学习情境之中,达到“游”与“学”的高度统一,进而实现弘扬传统文化和传承红色精神等目的。
图源 / 乐山文庙
未来,乐山文庙将围绕展览传播、研学体验、文化旅游,进一步优化提升、系统梳理,展示好儒学文化、地方名人文化、武汉大学西迁历史文化及乐山城市精神,突显文化自信, 并紧紧依托武汉大学西迁旧址乐山文庙、龙神祠的保护与活化利用,建设爱国爱校爱家乡的教育基地,培育城市文旅融合的新亮点。
这个暑假快带上家人朋友
来乐山文庙开启一场文化之旅吧!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