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次展览由法国世纪艺术国际文化经济交流协会作为联合主办方、“为了更美的非洲”论坛联盟、亚洲移民协会共同协办,由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及其发起设立的四川省川发展慈善基金会赞助支持。“彝家新寨”是以艺术的形式活化地方建设,从活化硬件、活化软件、活化心灵、活化经济四个方面入手,以生活方式的改变带动生产方式的变革,从而使当地人民的生活实现了从刀耕火种到现代生活方式的过渡。
中国作为世界级古老国度,自古便由多民族融合而成,彝族作为其第六大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滇、川、黔、桂四省(区)的高原与沿海丘陵之间,有着独立的文字语言、风俗习惯以及丰富的文化内容。作为彝族的一个分支,峨边彝族自治县地处西南小凉山区,幅源辽阔,彝语将其称为“佳支依达”,意为“丝绸之河”。据文献记载,早在新石器时期,峨边已有人类繁衍生息;汉代开始,有汉族迁入;北周时期,彝族从大凉山地区迁入……
大堡镇月儿坪彝家新寨
峨边地处小凉山彝汉交接地,长期以来彝汉文化、山区文化与外来文化相互交往、交流、交融,并逐步形成以彝族特色为品牌的峨边彝族特色文化。
在具体的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彝家新寨”建设正是彝区发展步伐加快的具体体现:早在2010年,峨边彝族自治县就启动了大小凉山综合扶贫开发工作,在2011年全面推进,于2019年全面建成。彝家新寨项目的实施与落成,是在新建住房的基础上,通过添加现代元素使其与传统文化相结合,充分展示了彝族浓郁的民族建筑风格。同时,为提高全民文明素质、培育致富产业,推动发展乡村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随着彝家新寨的建设,村内彝族群众的住房和公共设施得到了全面的改造,每一个家庭都住进宽敞明亮的黄墙灰瓦房或双层小楼,建设之前彝区普遍是土墙石板房,木板瓦房,草房等传统民居。新寨建设好后,转变了彝族群众传统的生活习惯,冰箱、洗衣机、电视、水冲式厕所、淋浴器等进入现代意义上的生活。村内的通村路、通组路连户路已全部硬化,图书室、活动室,体育设施也应有尽有。同时开展“一村一幼”帮扶工程,从娃娃抓起,阻断代际贫困传递。使得彝族群众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改善,生活质量得到了提升和保障。
此次“艺术活化彝家新寨”走进联合国展览是对“彝家新寨”建设工程项目的系统呈现,既包含了峨边彝族生活面貌,又展现了艺术活化乡镇的巨大变化。并通过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展现中国传统文化、展现四川地方特色、展现彝族别样风采,世界将因不同而美丽,文化因不同而精彩,走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让彝族传统文化与世界其他民族文化交流和碰撞,让世界了解中国,了解彝族。
此次展览活动位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巴黎总部莫失厅,这里是国际教育、科学和文化领域成员最多的专门机构,旨在通过教育、科学和文化促进各国合作,展现各国风采。展览在此举办可以同全世界不同民族进行文化交流,汲取一些经验,更好的发展彝族文化。展览共分五个板块:第一部分是通过照片及文字的形式,展现艺术改造前中后实景的对比;第二部分是展现彝族人民日常起居的生活器物及历史物件,其中包含了具有民族艺术特色的餐具,服饰,农具,及彝家新寨的建设规划文本资料等;第三部分为彝族刺绣及歌舞真人秀,并通过礼品的赠与观展嘉宾进行互动;第四部分是彝族艺术创作作品展览部分,此部分以彝族题材的绘画、雕塑等多种形式全方位呈现彝族文化的当代艺术表现;第五部分则是现场播放彝家新寨的专题纪录片,通过影像资料,观看者将更加深刻地了解其中的意义内涵。
这是以艺术的形式对峨边彝家文化传承的呈现,更是对峨边彝族文化的深化及保护。在尊重、保留峨边彝族文化的同时,探讨“彝家新寨”发展的未来,通过当代艺术与古老的彝族文化相融合与改造,提升峨边彝族乡村文化,切实的改善峨边彝族百姓的物质生活,提升精神生活,再现峨边彝族丝绸之河的盛世,做到真正意义上的“艺术活化彝族新寨”。据悉此次活动将由赞助单位四川发展(控股)有限责任公司工会主席、职工董事、川发展慈善基金会名誉理事刘玉环女士以及本次展览的策展人、承办单位有艺文化代表游艺女士作为嘉宾出席展览开幕式并代表中方致辞。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