乐山市位于四川盆地西南部,市域面积1.27万平方公里,近50%的面积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全市森林覆盖率57.7%,是四川省确定的7个区域中心城市之一,是成都平原经济区内的重要成员,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国家园林城市、国家水生态文明建设试点市,长江上游的重要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
在蓝天白云下呼吸,在绿水青山中生活,是所有人的追求与向往。一直以来,乐山市始终坚持把抓好生态环境保护作为重大政治任务、重大民生工程。坚持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加强全域生态涵养,严格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加强世界遗产地、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等重点区域生态管控,坚定不移筑牢生态安全屏障。
乐山市市中区
三江河水造福一方百姓
乐山素有“百河之市”之称,河流水系发达,水库湖泊众多,是四川省河网密度最大的地区之一,也是长江上游重要的生态屏障和水源涵养地。市境内有大小河流800余条,河道长度达5000公里。乐山中心城区由岷江、大渡河、青衣江三江环绕,与乐山大佛隔江相望,融佛、山、水、城于一体,是“半城山水半城绿”的生态之城。
近年来,乐山市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和长江经济带“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理念,坚决落实生态保护红线,完善水资源管理、水生态修复、水土保持等制度,提升水生态系统质量和稳定性。目前,全市新增营造林150余万亩,治理水土流失近500平方公里,桫椤湖湿地公园通过国家验收,大渡河湿地公园跻身国家试点之列。
乐山市坚持“旅游兴市、产业强市”这条发展主线,坚持“以人为本、绿色打底、山河为骨、文化为魂”,将旅游业作为全市主导产业来培育,规划建设的“一湖五湿地”“三江六岸”等项目,能有效延伸水生态价值链条,拓展全域旅游发展空间,为旅游高品质发展提供新动能。
安谷电站库区饮用水源地取水浮船
一抹嘉州蓝惠及八方来客
2018年乐山市空气质量综合指数同比改善15.4%,分别为全省第12名、第2名,全国169个未达标市第43名、第14名,为2015年国家实行现行考核办法以来最好位次。空气的大力改善让嘉州蓝一时间“刷爆”朋友圈,霸屏网络。
嘉州蓝火爆的背后,是乐山对绿色发展理念全面融入全市战略部署的全盘考量。部署工业“一总部三基地”格局,建立与旅游产业相匹配的工业布局,着力构建绿色低碳发展新格局是对大环保机制的凝聚合力。
近年来,乐山积极组织打好污染防治战役,分行业制定重点行业污染深度治理措施,强力推进烟气超低排放、重污染天气应急管控问题整治,推动建成了在线监控等一批治污设施,着力削减污染物排放,区域环境质量逐步改善。
空气质量的有效改善,让群众的幸福指数不断提升。污染治理不仅显著改善了大气环境,也助推了全市发展转型升级。
马边大风顶湿地
一方净土延续子孙后代
乐山50%的面积属于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为了守护这方净土,乐山市环保打出一套污染防治攻坚“组合拳”,推动区域环境质量明显改善,群众满意度不断提升。在全面推动土壤污染治理方面,出台《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乐山市工作方案》,印发《乐山市土壤污染治理与修复规划》,推进土壤污染状况详查等重点工作。今年以来,乐山市经比对“二污普”数据,全市新增纳入调查名单重点行业企业8家,尾矿库7家,全市纳入调查的重点企业合计228家。截止目前,已完成228家企业的基础信息采集工作,近期将按照调查工作布点方案开展土壤采样。农用地评查已取得阶段性成果。
近年来,乐山积极开展生活垃圾分类准备工作,2018年12月,市政府下发《乐山市生活垃圾分类制度实施方案》,根据该方案,到2020年底,乐山市主城区、峨眉山市城区、犍为县城区率先实施生活垃圾分类;其余县(区)积极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全市公共机构全面推行生活垃圾分类,开展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示范工作,垃圾分类势在必行,乐山也在积极准备。
污染防治及生态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工程,乐山市将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守护绿水青山,留住蓝天白云,让美丽的“嘉州蓝”成为乐山的一张新名片。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