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的载体,文旅融合已成为旅游产业发展的大趋势。沐川 山川秀美,人文厚重,文旅资源富集,森林覆盖率达 77.34%,空气质量和负氧离子含量居全 省前列,是国家重点生态功能区、国家级生态示范区、中国最佳绿色生态旅游名县,也是全 国首批“中国天然氧吧”,“好山好水好风光”名副其实。近年来,沐川立足生态优势,坚 持“生态发展、绿色崛起”总体取向,按照“全域旅游、文旅互动”思路,深入挖掘竹文化、 茶文化、美食文化、民俗文化等内涵,着力发展全域旅游,形成了“游沐川竹海、玩龙门漂流、 逛桃源山居、赏《乌蒙沐歌》”的立体文旅新业态,走出独具沐川特色的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子,推动旅游富民兴县,沐川正华丽蝶变为生态康养、休闲度假、宜居宜业的美丽幸福之乡。 未来,沐川将着力打造中国西南生态康养旅居地,争创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县、天府旅游名县, 把文旅产业培育成支柱性产业。
——余 斌(中共沐川县委副书记 、县人民政府县长)
近年来,沐川县立足独具特色的生态资源,按照“全 域旅游、文旅互动”的发展思路,深化“文旅 + 扶贫” 深度融合,2013年在全市率先推出自编自导自演的原 生态山水实景剧《乌蒙沐歌》,并常态化商演至今, 已成为推动沐川文旅转型升级发展的文化精品项目。
七年来,已成功演出160余场,接待观众 10万余人次,成功带动全县乡村旅游蓬勃发展,同时也成为全省有影响、全市有示范的文旅扶贫靓丽名片。《乌蒙沐歌—僰人铜鼓舞》还登上央视舞台,为脱贫奔康 注入强劲动力。
全剧总长 70 分钟,包括风云沐源川、诗韵沐川、 茶马古道、婚俗遗风、舞动金秋、尾声六个部分。其中: “诗韵沐川”以绿色为基调,展现沐川唯美自然风光;“茶马古道”以铜色为基调,展现沐川厚重历史文化;“婚俗遗风”以红色为基调,展现沐川独特民风民俗;“舞动金秋”以金色为基调,展现沐川草龙的非遗神采。
沐溪河上的剧场
沐川县充分利用“中国天然氧吧”“中国竹子之乡” 两大金字招牌和得天独厚的生态资源,坚持“科学规划、 合理布局、保护开发、持续利用”的原则,把《乌蒙沐歌》 演出剧场设在县城区沐溪河上,紧邻国家 4A 级景区 桃源山居,突破了“一个舞台三面墙”的传统剧场结构, 赋予观众全新的原生态视听感受。
《乌蒙沐歌》将沐川独具魅力的的生态、历史、民 俗、农耕文化元素融为一体,将虚拟文化资源转化为实体文旅项目和文旅产品,以艺术的手段再现了沐源 大地独特的地域文化特色,完美诠释了人与自然的和 谐关系,实现文化产业与经济社会、生态文明协调发展, 使沐川文化旅游得到更广更强的认同和共鸣。
高标准完成编创
沐川县坚持以生态文化为魂,聚焦地方草龙文化、 茶马古道等特色元素,将现代声光科技与现场演绎完 美融合,描绘了一幅绚丽多彩的生态画卷。 “我们学习《印象刘三姐》《梦幻腾冲》《印象武隆》 等实景剧先进经验,邀请省、市文艺专家现场指导, 高标准完成实景剧编创工作。”据沐川县相关负责人 介绍,《乌蒙沐歌》注重开拓创新,每年对演出进行 改版,邀请到国家一级编导赵青、陈川等艺术家对剧 本进行升级编创,实景剧品质不断提升,该剧已成为 全市推动文旅转型升级发展的文化精品品牌。
探索文旅融合发展新路
《乌蒙沐歌》以自然山水为舞台,演绎最地道的 乡村生活,展示沐川群众的文化自信,发掘和培养更 多的乡土文化能人、民间文化传承人。
400 余名演职人员全是土生土长的沐川人,他们 是来自周边乡镇的村民、社区居民、下岗职工、机关 单位和学校的文艺爱好者,最大年龄 70 岁、最小 5 岁, 实现了一幕剧带动一群人。
据了解,该剧提高了基层群众文化表演水平,增 强了文化凝聚力,丰富了业余文化生活,增强了本土 文化自信,推进了扶贫扶智,提升了广大群众的精神 生活的获得感和幸福感,充分证明了“打生态牌,走 特色路”、深化文旅融合发展才是沐川发展和传承民 间文化的长效路径。
带动关联产业发展
《乌蒙沐歌》作为沐川本土文化的结晶,对传播 传承沐川地域文化起到巨大作用。
近年来,大力实施对外宣传,采取“媒体宣传 + 会展推介 + 明星助阵”等方式,吸引中央和省、市多 家主流媒体来沐现场采访报道,也吸引了外国友人和 众多旅行社组团来沐观赏,沐川的知晓度进一步提升。
《乌蒙沐歌》被中国文化报数字报专题刊载;剧 中的《僰人铜鼓舞》在央视 3 频道《群英汇》栏目播出; “四川:到沐川看《乌蒙沐歌》感受竹乡原生态民俗风” 专题文章在央广网刊载;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拍摄的专 题纪录片《乌蒙沐歌》在四川电视台播出;先后参加 四川旅博会、天津国际博览会等对外文旅宣传推介活 动 20 余次;2016 年,著名歌手李玉刚在《乌蒙沐歌》 现场演出。
由《乌蒙沐歌》带动推出的乌骨鸡、大鲵、苦笋、 蜂蛹、笋蛹、猕猴桃、甩菜等“沐川味道”也广受好评, 进一步拓宽了沐川农产品外销渠道,实现文旅、农旅、 商旅深度融合,有力带动地方经济发展。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