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观古戏楼)


(古镇名小吃凉粉 古镇名小吃凉粉



古镇大戏


丰富的民俗文化生活
 

  2016年12月,住房和城乡建设部网站公示了第四批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名单,四川141个村落入选,乐山5个,犍为县罗城镇菜佳村榜上有名。

  “菜佳村获此殊荣,与罗城古镇有关,现在古镇大半的建筑曾经都属于菜佳村。”近日,记者走进与罗城古镇一街之隔的菜佳村,罗城镇旅游服务中心的工作人员为记者解答了疑惑,“传统村落的特点是村落形成较早,传统建筑、村落格局以及非物质文化相对完整,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价值,这些在菜佳村都可以探寻到。”

  山顶一只船 云中一把梭

  犍为自古以来便有“金犍为”的美誉,这份殊荣的得来离不开脚底下曾经隐藏着的中国最大的井盐矿,盐的开采让犍为聚集了人气、发展了经济。如今,这座小镇再次叫响金字招牌,其推手已经不再局限于一行一业,而是立足于乡村旅游、乡村振兴的大格局。

  游在“金犍为”,有这几个“必选项”——乘坐嘉阳小火车,享受一年四季不重样的花季之旅;拜谒文庙,在御路浮雕、燎台蝙蝠、柱础石刻中感受犍为深厚的人文思想;游走清溪古镇,看“清溪渔唱”和“沉犀秋月”景观。除此之外,游客不能错过的当然是罗城古镇。

  罗城古镇始建于明末崇祯年间,有将近400年的历史,当地曾有“罗城旱码头,滴水贵如油”的说法。传说当时有个外地秀才在罗城看到人们惜水的情形,发出了“罗城旱码头,客商难久留,要得不缺水,罗城修成舟。”的感叹,便带着数百名能工巧匠,大兴土木,在不到三年时间建成了船形街。

  “山顶一只船,云中一把梭”,是多年来人们对船形街的形容与赞誉。这条街最大的特色便是东西长、南北短,街中间戏楼又似织布穿线带纱的梭眼,所以被人们形象地称作“云中一把梭”。而“山顶一只船”的由来,则是因为这把梭的形状像是一只搁置在山顶上的大船,弧形的房屋檐廊如船舷,戏楼如舱屋,东端的灵官庙似大船的尾篷,西端的天灯石柱似船的篙竿,右侧原长22米的过街楼则是船舵,船形之貌可以说是头尾具备,样样俱全。

  市井鲜活 延续至今的古镇文化

  走进罗城,古镇鲜活的市井气息扑面而来。并不算太长的船行街两侧是穿斗木结构的长排旧瓦屋,老木门、黑屋顶,临街面的屋檐特别宽大,意外形成了叫“凉厅子”的罕见长廊,其支撑点是一百多根立在六边体长条石柱上的旧圆木。长廊之下,几百年来,罗城人的买卖方式、休闲地点似乎一点都没有变过,贸易、喝茶、看戏、观灯、下棋……古镇静静伫立,一代代罗城人延续着安然的生活,在这里,似乎岁月都要走得慢些。

  罗城古镇有古戏楼、灵官庙、南华宫石狮等风景名胜。古戏楼是船形街的中心,在明清时又名“万年台”,是人们比武、唱川剧的地方。古戏楼后面石坊上刻有“罗众志以成城倚铁峰枕峨秀跨八百里乌云长驱五海”,道明了罗城的来历——不是这里姓罗的多叫罗城,而是繁体字的“罗”是上下结构的“四维”,“四维”是东南西北的名称,故得“罗”字,表明这里的百姓是四面八方汇聚而来的。船尾的灵官庙于清乾隆十九年建成,清咸丰九年、民国八年(1919年)均培修过,结构上为两重式,现保存基本完好。南华宫始建于清光绪五年,又称“广东会馆”,为粤籍人迁徒至此而建,可惜现仅存宫殿大门外一对2米多高栩栩如生、雕刻玲珑的雌雄石狮。

  记者穿行在船形街古朴的街道上,尽管并不是节假日,依然看到许多居民在穿斗木结构的川南民居里喝茶闲聊,古戏台上咿咿呀呀的唱腔仿佛穿越时空,别有一番空灵感。在这里,连店招似乎都有一些“江湖侠气”——不少店铺并不像城里那样使用硬质广告牌,而是做成了旗帜,风一吹过,旗帜便在风中虎虎生威。

  如今,要问古镇最吸引人的节目,不少人都会表示是每逢大年十五,古镇民众舞龙耍狮闹元宵,这也成为古镇吸引外地游客前来一睹传统建筑与传统文化风采的活字招牌。今年正月十五,29支由罗城镇老百姓组成的表演队伍浩浩荡荡行进在船形街,罗城麒麟灯、蔡氏武术等富有当地民俗特色的表演引爆了节日的氛围,引得观看的游客和市民大声喝彩。

 

 

扫描二维码关注我们

关于我们 恒旅网官方微信公众号 恒旅网官方微博

地址:四川省乐山市市中区柏杨东路270号

电话:0833-2133363